金脉单药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2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金脉单药单药花的一种:科属:爵床科单药花属

金脉单药
斑马花又名:单药花

别名: 丹尼亚单药花、斑马花

产地: 原产南美

形态特征:

亚灌木状草木,茎肉质。单叶对生,长椭圆形,叶片墨绿色,中脉和侧脉淡 黄色, 对比明显,十分优美。花序顶生,苞片金黄色,花期达2个月。

习性:

喜温和湿润气候,耐阴,怕直射光。忌炎热畏严寒,高于35。C或低于6C都会引 起叶片损伤。喜肥沃疏松土壤,怕积水。

单药花品种有金脉单药花,虎斑单药花。

金脉单药花

又称金脉爵床、金脉丹尼亚单药花,为爵床科单药花属多年生常绿草本观叶植物。

金脉单药花株高25-30厘米。叶对生,长椭圆形,叶长10-12厘米、宽5-8厘米;全缘而微向内卷,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深绿色,叶脉淡黄色或黄色。花为顶生穗状花序,由下向上渐次开放,黄色,花期夏秋季,可持续数周。

金脉单药花主产于热带美洲的墨西哥至巴西的广大地区。其性喜温暖潮湿环境,喜光照,但忌直射阳光,畏寒。生长适温为20-28℃,越冬温度为10℃。

园林用途:

金脉单药花叶色浓绿且有光泽,叶脉淡黄,叶片整齐。花穗金黄。形成叶花争艳, 叶花同赏,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多盆栽种植于厅堂、会客室、展厅等处,南方则种植于花径、花 坛等处与红花植物相配合,增添园林等外展的能力。单药花属:单药花属属中文名:单药花属

属拼音名:danyaohuashu

属拉丁名:Aphelandra

所有物种:

金脉单药

单药花

单药花(原栽培变种)

单药花属

金脉单药花

种 名: 金脉单药花

学 名: Aphelandra nobilos

别 名: 金脉药爵床、金脉丹尼亚单药花

科: 爵床科

属: 单药花属

产地分布

主产于热带美洲的南美、墨西哥至巴西的广大地区。

形态特征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25~30cm。单叶,对生,长10~12cm,全缘而微向内卷,长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深绿色,叶脉淡黄色,花黄色,花期7~9月,为顶生穗状花序,由下向上渐次开放,花期可持续数星期。

生长习性

喜温暖潮湿的气候,喜光照,忌直射阳光。炎夏宜放在半阴处。生长适温为20~25℃,越冬温度须在10℃以上。顶牙才能形成花芽而开花,冬季温度不低于15℃,土壤以疏松、肥沃的腐叶土为好。

园林用途

金脉单药花叶色十分美丽,花穗金黄,是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观花、观叶植物。基部叶片易脱落,可用椒草、鸭跖草等矮生植物配植周围,则具良好的观赏效果。

繁殖培育

以剪取顶芽或枝条扦插繁殖。扦插以5~6月或开花后最好。约月余可发根。待新叶长出后即可移植。栽植土壤可用园土和腐叶土等量混合,加少许河沙,以利排水,春季修剪、换盆结合扦插。生长期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每月施氮磷钾含量为1:1:1的复合颗粒肥一次,在盆边施用,勿使肥料接触茎叶。生长期要充分浇水,防止土壤干裂。每旬施肥1次,多施磷、钾肥,少施氮肥,在盆边施下,勿使肥料接触茎叶。以散射光为好,夏季盆放半阴处,过度日照,易使叶片焦枯。要定期修剪或摘心,压低株高,促使多分枝、开花。夏季叶面多喷水,冬季稍干燥,并多见阳光。

病 虫 害

易受介壳虫、红蜘蛛危害,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金脉单药

应 用

金脉单药花叶色深绿,叶脉淡黄色,十分美丽,花穗金黄,花期可持续数周。适宜家庭、宾馆和橱窗布置,由于它基部叶片容易变黄脱落,可用矮生观叶植物配置周围。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