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筠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刘筠

1、宋朝人物刘筠(971~1031),字子仪,大名(今属河北)人。真宗咸平元年(998)进士(《郡斋读书志》卷19)。授馆陶尉。五年,入为大理评事、秘阁校理(《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3)。景德元年(1004),为大名府观察判官。与修《册府元龟》,书成,转左正言、直史馆。大中祥符7年(1014),迁右司谏、知制诰(同上书卷83),加史馆修撰。出知邓州,徙陈州。还,知贡举,迁尚书兵部员外郎。天禧中为翰林学士。五年(1021),以右谏议大夫知庐州(同上书卷97)。乾兴元年(1022),迁给事中,复召为翰林学士。逾月,拜御史中丞(同上书卷99)。仁宗天圣2年(1024),进枢密直学士、礼部侍郎、知颍州(同上书卷102)。4年,为翰林学士承旨、权判都省(同上书卷105)。六年,以龙图阁直学士再知庐州。九年卒(同上书卷106),年6 1。谥文恭。有《册府应言集》10卷、《荣遇集》2卷、《肥川集》4卷、《表奏》6卷、《刀笔集》2卷等(《郡斋读书志》卷19、《直斋书录解题》卷17),已佚。《宋史》卷305有传。

刘筠诗,今存《肥川小集》1卷,见《两宋名贤小集》。又《西昆酬唱集》收诗72首,多不见於《肥川小集》。今录《西昆酬唱集》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宛珠堂本为底本,录《肥川小集》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并以前者为主,凡有重出则删后者,2书异文酌出校记。又从《会稽掇英总集》、《古今岁时杂咏》、《天台续集》等辑得诗22首,合编为3卷。

刘筠诗,今存《肥川小集》一卷,见《两宋名贤小集》。又《西昆酬唱集》收诗72首,多不见於《肥川小集》。今录《西昆酬唱集》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宛珠堂本为底本,录《肥川小集》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并以前者为主,凡有重出则删后者,二书异文酌出校记。又从《会稽掇英总集》、《古今岁时杂咏》、《天台续集》等辑得诗22首,合编为3卷。

2、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筠【图】,男。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曾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湖南省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现任湖南省水产学会理事长,湖南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席,蛋白质化学与鱼类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席,《内陆水产》编委会主任。

曾任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国水产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科协副主席,中国水产原种良种审定委员会副主委,为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刘筠院士自五十年代以来一直从事鱼类及水生经济动物的繁殖生理和育种的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发明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二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国家水产总局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南省科技综合奖“科技兴湘奖”、湖南省“徐特立教育奖”、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

在《Aquaculture》、《水生生物学报》、《水产学报》、《中国水产科学》、《动物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写有专著《中国养殖鱼类繁殖生理学》,另合著两本书。在教书育人方面,刘筠院士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其中不少在国内已晋升为教授、副教授,也有不少在国外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刘筠院士先后主持了一系列国家和省部级重点课题的研究:如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十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取得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如他主持的“异源四倍体鲫鲤和三倍体湘云鲫(鲤)的研究”等科研成果已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刘筠院士为我国鱼类和特种水产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部分著作

1.《中国养殖鱼类繁殖生理学》,1993年,农业出版社,

2.《鳖和牛蛙的人工养殖》,1990年,农业出版社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