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井
王府井大街王府井大街,南起东长安街,北至中国美术馆,全长约三华里,是北京最有名的商业区。
辽、金时代,王府井只是一个不出名的村落,元代以后,人烟逐渐稠密 ,当时称之丁字街。明代,这里修起了十座王府,王府井也就初具规模,改 称十王府街。清代废十王,改称王府街或王府大街。1915年,北洋政府 绘制《北京四郊详图》时,把这条街划分为三段:北段称王府大街,中段称 八面槽,南段因有一眼甜井,与王府合称,就成了"王府井大街"。1903年,东安市场成立,老东安市场是北京人最爱逛的地方,1909年出版的《京华百二竹枝词》中有一首单说它的“新开各处市场宽,买物随心不费难,若论繁华首一指,请君城内赴东安”。由此足以见得东安的地位。
王府井的日用百货、五金电料、服装鞋帽、珠宝钻石、金银首饰等, 琳琅满目,商品进销量极大,是号称"日进斗金"的寸金之地。 近年来,王府井发展更快,从南口北京饭店入 街北行,只见牌匾高悬,店铺森然,人头攒动,如流水一般,从早到晚,每天进入这条街的中外顾客多达百万人次。这条大街现在已经拥有了亚洲最大的商业楼宇,密度最大、最集中的大型商场、宾馆与专卖店。王府井还是国内商业旅行社联结最近的大型购物场所,国有品牌、老字号最集中之地。这条充满现代气息、高品位、高标准的国际化中心商业街,与法国的香榭丽舍大街结为友好姊妹街,使它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百货大楼、外文书店、丹耀大厦、工美大楼、王府女子百货商店、穆斯林大厦、新东安市场与盛锡福、同升和、东来顺、 全聚德、四联美发、百草药店构成了这条810米商气十足的现代化商业街。
自1996年开始对王府井进行扩建改造,如今投资10亿多元改造的王府井大街已重新亮相,东方广场成为它的另一大景观;老北京一条街也从首层移至地下一层,营业面积由500平方米扩大到2700平方米,完全仿照明、清的建筑风格设计装潢,共有自然店铺40家。这条街的一大特色是集中了一大批中华老字号名店。内联升、步瀛斋的鞋,盛锡福、马聚源的帽子,瑞蚨祥的丝绸,王麻子的剪刀,戴月轩的湖笔徽墨,汲古阁的古玩玉器,元长厚的茶叶,稻香春、桂香村、祥聚公的糕点,全聚德的烤鸭,六必居的酱菜和天福号的酱肉以及传统小吃和红螺果脯等,在老北京一条街都有店铺。
王府井就是王府井,老井如同聚宝盆,它在京城商圈的特殊位置,其他商业街无法取代。来北京还是去趟王府井吧!
像埃菲尔铁塔和香榭丽舍大街一样,北京王府井商业大街早已经名声在外了。而对于众多的国人来说,到北京一趟,逛王府井和爬长城一样,是必不可少的日程。不知从何时起,旅游、购物都不再挤到拥挤的市中心去了,居住地附近的各种档次的商场商厦、超市,使人们享受到了物质丰富的商品经济社会的好处。王府井大街几乎成了人们谈起物质贫乏时代的代名词,
王府井大街在北京人、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变得越来越模糊了。于是,王府井大街决心改变自己的面貌了,自一九九二年起王府井就开始悄悄地改变着自己的面貌,而九九年的八月,在经历了“八年抗战”之后终于以崭新的面貌和世人见面了。
王府井大街的整治规划,将其定性为“北京商业第一街”,商业风格以“现代”、“新潮”为主,整治改造后的王府井大街,从金鱼胡同到与长安街相界的南口,八百一十米长略呈波浪型的大街两侧分布着十二个大型商场,除原有的百货大楼、工艺美术大楼、穆斯林大厦、外文书店、协和商场、新东安商场外,还新建了百货大楼新楼、东华服装、明辉大厦、好友世界、丹耀大厦、东方广场等六个大型购物娱乐商务综合性商厦,大型商场一条街的格局在北京可谓是独一无二的。
步行在王府井大街的人们可以看到,八百一十米长的主街宽敞平坦,红色的花岗岩铺成的地面干净整洁,路面上没有了马路牙的隔断,以前空中密如蜘蛛网的电线也全部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转入了地下。走在王府井大街上会让人感到设计者无微不至的关怀,累了,街上有独立的座椅,可以让你随时坐下来休息;想打点话,大街两侧九组十八个的IC卡电话亭会方便你与朋友联络;每隔四十米一个的垃圾桶让你可以随时处理掉手中的垃圾;想问路,街上的大小指示牌会为你指点迷津。
如今这条充满现代气息、高品位、高标准的国际化中心商业街,与法国的香榭丽舍大街结为友好姊妹街,使它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百货大楼、外文书店、丹耀大厦、工美大楼、王府女子百货商店、穆斯林大厦、新东安市场与盛锡福、同升和、东来顺、 全聚德、四联美发、百草药店构成了这条810米商气十足的现代化商业街。
错落有致、装修独特的一个个店面,聚来了上百家国内商号和海外知名品牌。琳琅满目的商品, 栩栩如生的雕塑使这条有着700年历史的老街重唤青春,使每天50万人汇集到这里,争相一睹她那迷人的魅力。
“寸金之地”王府井王府井指的是王府井大街,南起东长安街,北至中国美术馆,全长约三华里,是北京最有名的商业区。王府井的日用百货、五金电料、服装鞋帽、珠宝钻石、金银首饰等,琳琅满目,商品进销量极大,是号称“日进斗金”的寸金之地。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对王府井大街进行了整顿和改造,继承并发展了传统的经营特色,兴建了一些大型的商业设施,形成了以东风市场和百货大楼为主体的繁华商业区。近年来,王府井发展更快,从南口北京饭店入街北行,只见牌匾高悬,店铺森然,人头攒动,如流水一般,从早到晚,每天进入这条街的中外顾客多达百万人次。现在,王府井大街整饰一新,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中外客人。
这是一条近百年发展起来的商业街区。解放后又有了巨大发展。路西有全国闻名的北京百货大楼,路东有著名的东安市场,这条街上还集中了解放后陆续修建的许多大型专业商店,有全国最大的工艺美术商店、全国最大的新华书店、外文书店、全国规模最大的中国照相馆以及利生体育用品中心、医药器械商店、王府井购物中心、穆斯林贸易大厦等。全国著名的四联、美白特级美容美发厅都在这条街上。这里还汇集了北京烤鸭店、五芳斋、全素斋、浦五房、东来顺等各具特色的著名餐馆和食品店。最近修建的麦当劳快餐店及国际快餐城也己开业。王府井还有不少老字号和有经营特色的新兴商店,如盛锡福帽店、同升和鞋店、新世界丝绸店、蓝天服装店、雷蒙西服店、建华皮货店、亨得利钟表店、大明眼镜公司、新中国妇女儿童用品商店、东华服装公司、百草参茸药店、碧春茶叶店、汲古阁文物店等。这些不同行业的商店各以独有的经营特色而赢得声誉。王府井大街东侧联结着繁华的东安门商业街和东黄城根市场街,使得这一商业街区热闹非凡。
王府井,中国第一街王府井北起东四西大街,南至长安街,全长不过1000多米,却是著名的“中国第一街”,也是观光客到北京的必游之地。1999年,王府井大街金鱼胡同到东单三条路段被规划成步行街,并和巴黎著名的香榭里舍大道结为姊妹街,从此在夏天散放着露天咖啡座、举办啤酒节的步行街,就成为一种对欧陆的模拟和想象。
如同外滩是上海的建筑展览馆,汇集在王府井大街的各式百货公司,也像堆积在不同岩层的化石般,展现了北京不同时代的消费景观。
不过北京人更为钟情的可能是1955年开业的北京百货大楼。在过去物质缺乏的年代,到被誉为“新中国第一店”的北京百货大楼购物,就像到邻近的北京饭店用餐一样,是少数脱离生活常轨而必须极其慎重乃至满怀期待的盛事,因此北京百货大楼之于北京人,就像锦小路市场之于京都人一样,充满着年节欢乐的象征,即便东方广场如何新颖气派,依然不能取代北京百货大楼在北京人心目中的位置。
其实若要说历史悠久,东安市场才真是当之无愧。清朝光绪29年,为了整顿东安门外大街的市容,清政府将附近商贩聚集在废弃不用的八旗兵练兵场,从而形成东安市场,也是王府井日后成为商业街的起点。现在重建的新东安市场当然不复旧时面貌,但是在老一辈文人的随笔杂忆中,依然可见老东安汇聚着吉祥戏院、书店、餐馆、小贩的热闹景象。当年在东安市场的商铺现时多半不在,只有位于五楼的东来顺,地下一楼的老北京一条街、中华老字号一条街,与安放在新东安门前唱戏、剃头、拉黄包车的塑像,留下几许过往的线索。
有时历史玩弄的把戏并不是消失或遗忘,而是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让某些东西存在。其实王府井最有欧洲风情的不是步行街,而是从1655年便矗立在这里,其后因地震、大火而多次改建的天主教堂“东堂”。现在“东堂”还是有固定望弥撒的时间,不过因为它古典的欧式建筑风格,使得这里成为拍婚纱照的绝佳地点,脑筋灵活的婚纱照业者,干脆在“东堂”外面放置一辆粉红色的古董车充当背景,这种宗教殿堂与香车美人结合的景象,就像德高望重的老人佩戴粉红色领结一样,具有令人惊奇的喜感。
王府井的得名,据说是因为这里有王府还有水井。曾被湮埋的水井在1998年整修道路时重见天日,就位于步行街北端路西处。其实现在的王府井大街,曾被切割成三段,从东四西大街到灯市口大街称为王府大街,灯市口西街到金鱼胡同称为八面槽,金鱼胡同到长安街为王府井大街,“文革”时将这些路合并称为“人民路”,1975年更名为王府井大街。在袁世凯时代,王府井大街一度变成莫里逊大街,据说原因是这位英国记者曾撰文吹捧袁世凯,为了酬谢他,莫里逊所居住的王府井大街就改为莫里逊大街了。现在从老照片中,还可以看到莫里逊和他的中国仆人在住所前的合影,当然这个位于北京百货大楼南侧的宅子,如今已片瓦不留了。
不论是精神食粮或口腹之欲,王府井一应俱全。想要买书,可到王府井书店搜罗所需,喜欢尝鲜可到王府井小吃街与东华门小吃街,几个摊子下来,绝对酒足饭饱。这时再到东堂走走,便已是闲适充实的一天。
王府井大街和莫里逊大街宋卫国
南有“南京路”,北有“王府井”。这一南一北两条商业街交相辉映在中华大地上。两条大街都是老字号林立的著名商业街。上海曾经是“十里洋场”、“冒险家的乐园”,有许多洋路名不奇怪,因为当年殖民者设立租界的原故。如淮海路解放前叫霞飞路,名源于一战时的法国将军霞飞,又如百老汇路、西华德路等等。
但是,如果你走在北京街头,有外国人问起“莫里逊大街”在哪里?你会知道吗?这个所谓的“莫里逊大街”大多数中国人未必知道,她在外国可是大名鼎鼎。她不是别的什么地方,就是我们北京人引以为豪的“中华第一商业街”王府井大街。
王府井[1]大街的名称曾几经更迭,在清代叫王府大街。北洋政府时期把整条大街分成了三段,起了三个地名。南段叫王府井儿,中段称八面槽,北段为王府大街。
既然王府井是中华第一街怎么会起一个洋名?提起“莫里逊大街”的由来,就不能不提叫莫里逊的澳大利亚籍英国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莫里逊担任英国《泰晤士报》驻京记者,他住东交民巷,后来他于1902年,用750英镑在王府井大街置办了一处房产。
莫里逊在1912年受聘担任袁世凯的政治顾问。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授意杨度、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组成所谓“筹安会”,充当帝制运动的吹鼓手。有个美国人古德诺为袁世凯当皇帝摇旗呐喊并写了一篇文章《共和君主论》鼓吹帝制适合中华五千年之传统。
莫里逊作为顾问也为了袁世凯一圆皇帝梦四处奔波,出谋划策。袁世凯当上皇帝之后,当然不会亏待这位居功至伟的洋顾问。于是,把王府井大街改名“莫里逊大街”来嘉奖莫里逊,并立上英文的路牌。不过任何逆历史潮流的举动都要被历史的潮流所淹没,袁世凯这个短命的“洪宪皇帝”只当了八十三天就一命呜呼。莫里逊在1919年还曾作为北洋政府的代表出席过“巴黎和会”。
后来,这个所谓的“莫里逊大街”也渐渐地被风化于历史的尘埃之中,无人提起了。时至今日,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王府井大街还曾经有个洋名字。如今,北京人一提“王府井大街”就充满了自豪感。中国的街名还是中文名好。不过,这个“莫里逊大街”的确也目睹了那段受外人欺凌,积贫积弱的近代史,毕竟这样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了。
清晨,一缕缕的晨曦又一次沐浴着酣睡的王府井大街,似乎要轻轻地唤醒她。北京的天,碧空如洗,天淡云闲,伴随着一如既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那亲切、熟悉的声音再次飘扬在北京的上空,王府井大街又要开始新的繁忙充实的一天。王府井大街曾经背负着昔日的沧桑,也必定会见证着中国走向繁荣昌盛的辉煌。
王府井地名的来历隋朝燕王府,北平王罗艺之帅府”就在这里,至今仍有帅府园之称。罗艺是《隋唐演义》小说中罗成的父亲,唐高宗封罗艺为燕王,总管幽州,在此建有燕王府。 至明代,随着紫 禁城的兴建,不少达官贵人在此修建王府,所以据《明成祖实录》载,这里被称十王府、王府街,民国时期,帝王时代结束,百姓渐渐淡忘了这些,在当时,百姓最主要的看重是吃喝住行,那时候的北京,老百姓打不起井,一般的井打出的水都是苦涩的,只能用做洗衣服、蒸饭,而饮用水都是去卖,在电视上我们也经常看到推着水车卖水的人,其实卖的水也不过是相比之下苦涩味道淡一些而已,而王府街旁西侧有一口远近闻名的优质甜水井,名为甜水,其实就是无色无味,相对来说,王府井的地名也就因此而得。
王府井交通指南
经过北京地铁一号线即可到达王府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