癞咯保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西南地区方言,即通常人们所称的癞蛤蟆学名“蟾蜍”。体长可达10厘米以上。背面多黑绿色,腹面乳黄色,背腹面均有大小不等的疣状突起。眼后有一对大型的毒腺,可分泌白色的毒液,有防御敌害的作用。趾间有蹼。无鸣囊。白天隐藏在阴湿的泥土中、石块下或草丛间,黄昏和夜间出来活动,不善于跳跃,善于爬行。捕捉农业害虫作为食物,对农业生产有益。分布在我国南北各地,常用作实验动物,毒腺的分泌物可制成“蟾酥”,供药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