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焦虑症
学生的焦虑症“心慌、头昏、失眠、食欲差……这些在备考冲刺阶段的学生中时有发现的问题”,医生说这可能是“开学焦虑症”。
具体表现为一提到开学就说头昏。
据了解,在开学伊始存在厌学心理的孩子不在少数。据市第二医院的有关专家介绍,每年开学之际,学生们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学生对即将到来的学习生活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就容易导致焦虑、恐惧的情绪。而如果假期无忧无虑的生活和开学后紧张的学习反差过于强烈,一些学生严重时会出现“开学焦虑症”。
预防办法复习预习先动起来休整了一个多月,眼看着新学期越来越近,不少学生开始出现情绪焦虑的状况。这往往是学生假期生活安排不当所致。“由于假期前期放松过头使得暑假作业来不及完成,这是导致情绪焦虑的主要原因。”老师们提醒学生,暑假最后两周该收收心,逐渐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一位中学教导主任说:“预习,不必去攻难题,可以选择英语单词、语文古文等偏记忆类的内容。如果没有新课本,复习也是不错的选择。把上学期学过的内容翻一翻,回想一遍。适当的预习和复习是找回学习感觉、恢复学习节奏的好方法。” 家长应以身作则,不能一边教育子女准备开学,一边自己却通宵玩电脑、看电视。先紧后松型 别放纵自己玩过头不少学生在假期忙着参加父母为自己安排的各类培训班、补习班。到了最后两星期,随着各类培训班陆续结束,不少学生就会出现一种想法:暑假我都忙着上课了,最后两个星期总得让我轻松一下吧。华东师范大学青少年心理咨询师陈默说,这时学生往往会选择疯玩来“报复”,尤其是大龄孩子会长时间玩电脑游戏、上网等。“玩电脑其实并不休闲,对孩子的体能和精力消耗很大。”陈默建议说,对高年级的学生,家长可协助他们安排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同城访友、带他们买些心仪已久的生活和学习用品等,尽量把他们从电脑前拉走。 陈默说,家长应主动和孩子讨论新学期的生活,引导孩子制订阶段性的目标和计划,“但千万要注意,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尤其是对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从小学升入初中或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目标和计划应是激励性的,不要制订超出孩子能力范围的过高目标,这反而会增加他们对新学期和新学校的恐惧。”积极活动型 调整作息好好休息一些家长特别关注孩子的身体素质培养,因此在假期里给他们安排了不少体育活动,几乎每天要有一项。多运动是好事,但凡事要有度,过量了反而会对孩子有副作用。陈默建议,假期最后两周是孩子的体能恢复期,可先从作息上做些调整,从暑期的分散活动渐渐调整为有规律的作息。早晨八九时起床后,中小学生可安排一些学习活动,逐渐减少运动量,太多的运动会使体能消耗过大,影响学习注意力。同时,家长也不适宜再安排远途出游计划,这容易让孩子心思“野”掉,身体过于劳累。
老师的焦虑症老师也患“开学焦虑症” 压力是焦虑根源
开学焦虑症并非学生“专利”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先生说,快开学了,最近,家里一大一小都在为开学而焦虑。
他所说的“小的”是他正在上学的孩子,“大的”是他当老师的妻子。
在度过近两个月的闲散生活后,又要上学,孩子对重新走进课堂的焦虑情有可原,不过,这段时间,他发现妻子的情绪似乎很暴躁,动不动就发脾气。
经过观察和分析,丈夫得出结论:妻子因为快要开学而烦躁不安,后来,妻子自己也意识到了这点:开学影响了她的情绪。
在记者随后展开的调查中发现,这并非个别现象,“开学焦虑症”并非学生的“专利”,开学焦虑症在老师中也广泛存在,只是不被人们意识到罢了。
调查发现,老师的开学焦虑至少存在四个规律:女教师比男教师更焦虑;中学老师比小学老师更焦虑;班主任比科任老师更焦虑;认真、负责任的老师更容易焦虑。
压力是焦虑症“罪魁祸首”
心理学家说,教师的“开学焦虑症”,有点类似“假期综合症”,但是,焦虑的程度更甚,这是因为老师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了,越来越不容易体会到职业的成就感。
为数不少的老师,一天几乎是12小时“泡”在学校里——早上7点出家门,晚上7点才能回家,每天像是在打仗,一位名校的小学老师说,一想到开学又要重新“上战场”,你说我能不焦虑吗?
一名高中男教师说,想到又要面临各种排名和评价,就心烦意乱。校长向年段要分数,年段向老师要分数,老师不得不向学生要分数,搞得师生对立情绪严重。
开学前要学会心理调节
客观地说,教师开学焦虑症的症结在于教育体制,但心理专家说,“远水解不了近渴”,老师不要指望等待整个教育体制变化来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而要学会一点心理调节的方法。
厦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高思刚建议,开学前,老师要为自己制定工作计划,开学后,才能使自己迅速进入正常的工作节奏,不至于无从下手而显得不知所措。
非教育界的心理专家则认为,老师们应该从更广阔的角度来看自己面临的问题——事实上,不只是教师,现在各行各业的压力都很大。
此外,学校也不要忽视开学阶段老师的情绪,在外地,已经有学校意识到这点,赶在开学前“安抚”老师情绪,例如,举办一些心理调适、励志型的讲座。新学年的教师大会,也可以少点严肃的色彩,不妨开成茶话会,让老师们轻松地谈谈暑假趣事。
开学焦虑症四大规律
1.女教师比男教师更焦虑;
2.中学老师比小学老师更焦虑;
3.班主任比科任老师更焦虑;
4.认真、负责任的老师更容易焦虑。 (佘峥)(厦门日报)
治疗方法一、贝克认知疗法:焦虑症病人的思维模式一般都具有夸大性和灾难性的特点。针对病人的这种思维特点可以采取认知疗法。治疗的关键在于找到并检验病人的自动负性刑法和功能失调性假设。具体步骤如下:
1、向咨客说明认知治疗的原理和对他采取认知治疗的理由,调动咨客参与和配合干预的积极性。
2、识别与检验自动负性想法。
3、识别与检验功能失调性假设。
4、布置作业或制定行为计划,以鼓励咨客进一步检验其原有假设,并巩固其新的功能性假设,使其思维模式和信息加工过程得以矫正。
在治疗过程中,要让病人对与焦虑相关的认识的性质有基本的认识,如,自动思维的概念,焦虑预期的情境特异性,不准确的认知会导致焦虑一直持续下去而没有受到挑战的原因。要让病人明白,是人对情境的解释而不是情境本身导致了个体对情境的负面情绪体验。之后,运用认知疗法的技术对咨客进行干预。二、自我监控:让患者记录每天焦虑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症状表现及其严重程度,并自我鼓励只要有治愈疾病的决心和信心,焦虑症必将得到控制和彻底治愈。三、放松疗法:由于焦虑症病人都有躯体症状,针对躯体症状可以采取放松疗法。各种松弛精神和肌肉的方法均可。其中最简便的是胸、腹式呼吸交替训练。其方法为:平卧在床上,头下垫枕头;两膝弯曲并分开,相距约20~30厘米;两手分别置于胸部和腹部;用意念控制呼吸,先吸气并隆胸,使意念停留在胸部上,此时置于胸部上的手会慢慢随之升起,然后呼气,再吸气并鼓腹,使意念停留在腹部上,此时置于腹部上的手会慢慢随之升起,然后呼气……这样反复交替训练,不断体验胸、腹部的上下起伏,以及呼吸时的全身舒适轻松的感觉。每天1~2次。四、担忧暴露:担忧暴露包含以下的程序:
1、确定并记录病人的两个或三个主要的担忧方面(按焦虑等级排序);
2、通过联系想象令人愉悦的情景,进行想象训练;
3、通过让病人将注意力集中于担忧相关的认知,并且想象可能发生的最令人害怕的、最坏的结果唤起病人的担忧;
4、当病人能够在想象中生动地引发担忧情境之后,介绍担忧暴露技术的关键,即引发了这些想象情境之后,让它们在脑海中清晰地保留30分钟左右;
5、在30分钟之后,让病人说出尽可能多的最坏结果之外的可能结果。五、担忧行为阻止法:如强迫症中的强迫行为一样,焦虑症中的“担忧行为”对病人起着负强化的作用,原因是它们通常都能带来焦虑的暂时减轻。担忧行为的例子包括,经常给正在工作的家人打电话、拒绝看听或读大众媒体上的负面信息、查找和自己担忧相关的各种资料等等。一般病人可能无法觉察这些行为对于维持焦虑的作用。具体操作可以参考强迫症治疗中的相关内容。六、时间管理:许多焦虑症病人除了日常的琐碎的压力事件之外,还被各种各样的任务以及任务的最后期限搅的心力憔悴。他们倾向于夸大日常小事,夸大了这些事情对人的影响。因此,时间管理和任务设定的技巧是有一定作用的。这些技巧可以帮助病人把注意力集中于努力完成当前的任务,而不是担忧未来没有完成的任务。时间管理一般包括3个基本部分:授权、自信心训练、遵守日程安排。七、 解决问题:焦虑症病人在进行问题解决的时候通常面临两种类型的困难:1、用一种泛泛的、模糊的、灾难化的方式看待问题;2、不能找到任何有效的解决方式。第一个困难的处理,是通过教给病人如何把问题明确化,如何把问题分解为多个可以掌握的小问题来解决。第二个困难通过教会病人以头脑风暴的方法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