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樵
孙樵
[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可之,(《文献通考》作隐之。此从新唐书艺文志注)关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散文学皇甫湜。唐宣宗大中九年,(公元八五五年)登进士第,官至中书舍人。广明初,(公元八八o年)黄巢入长安。樵随僖宗奔赴歧陇,授职方郎中,上柱国,赐紫金鱼袋。樵尝删择所作,得三十五篇,为《经维集》三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所做古文,刻意求新,自称是韩愈的四传弟子。
孙樵《经维集·读开元杂报》提到他在襄樊得到数十幅的简明朝政公报的抄件,并称之为“开元杂报”,也是我国最早的封建官报。孙樵说它的外观是零散的"数十幅书",内容"系日条事,不立首末",所记载的大都是开元所间的朝廷政事,包括"某日皇帝亲耕籍田,行九推礼","某日百僚行大射礼惊天动地安福楼南","某日诸蕃君长请扈从封禅"等等。我国新闻史学家确认开元杂报是一种由驻在首都的官员们向地方传发的封建官报。它没有固定的刊期和报头,"开元杂报"只是后人对它的一种称呼。它不是印刷制品。孙樵所看到的,也只是流传于当时社会的它的零散抄件。有关"开元杂报"的记载,说明中国封建官报起始的时间,不会晚于唐朝。鉴于前此的古代文献中还没有发现有关报纸的记载,"开元杂报"被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报纸,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
《孙樵集》一则
(唐朝)何易于曾经担任益昌县的县官,益昌县县治距离刺史公署四十里,县城在嘉陵江南岸。州官刺史崔朴趁着大好春光,从上游带随大批宾客,高歌饮酒,乘坐大船顺流而东,直接向益昌城旁驶去。到了这里就要民夫拉船。何易于便把
笏板插到腰带上,拉着船沿江岸上下奔走。崔朴吃惊地询问他这是怎么一回事?何易于说:
“如今 他们的工夫正是春天,百姓不是耕田便是养蚕不可占用。我是县官,正好没有事,可以充当这一劳役。”崔朴与宾客听了跳下船来,一道骑马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