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市场出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3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概述非市场出清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出现需求冲击或供给冲击后,工资和价格不能迅速调整到使市场出清的状态。缓慢的工资和价格调整使经济回到实际产量等于正常产量的状态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处于持续的非均衡状态。

非市场出清假设

非市场出清

新古典经济学坚持市场出清假设,从而把供给与需求相等作为经济运行的常态。非市场出清假设是新凯恩斯主义最重要的假设,这一假设来自原凯恩斯主义。非市场出清假设使新凯恩斯主义和市场出清原凯恩斯主义具有相同的基础。

新凯恩斯主义和原凯恩斯主义都坚持非市场出清的假设,但两者的非市场出清理论存在着重大差别,其表现为:

(1)原凯恩斯主义坚持非市场出清的假设,但认为其原因是名义工资刚性;而新凯恩斯主义非市场出清模型假定工资和价格有粘性,即工资和价格不是不能调整,而是可以调整的,只是调整十分缓慢,需要耗费相当长的时间。[1]

(2)新凯恩斯主义模型添加了原凯恩斯主义模型所忽略的两个假设:一是经济当事人最大化原则,即厂商追逐利润最大化和家庭追求效用最大化,这一假设源于传统的微观经济学;二是理性预期,这一假设来自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经济当事人最大化原则和理性预期的假设使新凯恩斯主义突破了原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框架。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