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夜鹭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3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简介在动物分类学上是鸟纲鹳形目鹭科中的一个属,体态中型。其学名Nycticorax来自希腊语,意为“夜鸦”,原因是这些鸟一般夜间活动,而其最常见的种夜鹭的叫声类似乌鸦。除生活在热带的夜鹭属鸟类外,生活在其它地区的夜鹭属鸟类均是候鸟。

夜鹭属鸟类颈短,身体粗壮,一般头顶和背部深色,腹面白色或灰色,腿短。各个种的幼鸟类似,羽毛为棕色,带有白色和灰色的斑点。

夜鹭幼鸟夜鹭属鸟类成群在树冠顶部筑巢,有些在地面受保护的地方(比如岛上或者沼泽)上成群筑巢。每次产3至8只蛋。

捕食时夜鹭属鸟类一般在夜间静静地站在水边偷袭猎物。主要食物为小鱼、节肢动物、蛙、水生昆虫和小的哺乳动物。白天它们在树上或灌木丛上休息。

名称类别

白背夜鹭
白背夜鹭

【中文名称】白背夜鹭[1]

【拉丁学名】Nycticorax leuconotus

【命名时间】Wagler, 1827

【英文名称】White-backed Night-heron, White-backed Night Heron[2]

【科属分类】鸟纲、鹳形目、鹭科、夜鹭属

外形特征

白背夜鹭
白背夜鹭

白背夜鹭是一种中型涉禽。黑色头,短厚冠,背部的大块白斑,黄眼环,黑鸟喙,喙基较低处黄色,虹膜黄绿色,眼先黄色,白颏,棕颈褐色,褐色的翅膀上具石板色飞羽,翼角白色。黑褐色的尾巴有浅黄色底面,腹部浅棕色,腿和爪橙绿色。[3]

分布范围

白背夜鹭
白背夜鹭分布图

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撒哈拉以南非洲。从塞内加尔、苏丹东部到南非的南部呈片状分布,但确切的范围不明。向东延伸通过赤道带和南边的莫桑比克。[3]

生活习性

白背夜鹭
白背夜鹭

栖息于草木茂密的淡水塘、河流和红树林。 一般缩颈长期站立一处不动,或梳理羽毛和在枝间走动,有时亦单腿站立,身体呈驼背状。如无干扰或未受到威胁,一般不离开隐居地。常常待人走至跟前时才突然从树叶丛中冲出,边飞边鸣,鸣声单调而粗犷。食物包括小鱼,两栖类,软体动物,甲壳类动物,飞蚁,苍蝇和其他昆虫。[3]

生长繁殖

白背夜鹭
白背夜鹭

白背夜鹭集小群繁殖,在树上营巢,巢系由树枝搭建,内部垫以柔软材料。每巢产卵3-8枚,由双亲共同抚育,每年6月-7月间可见幼鸟随亲鸟离巢活动。[3]

保护等级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