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放线菌病
病原猪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为小杆菌,革兰氏阳性杆菌,长2~3µm,宽0.3~0.5µm。在组织和培养基上呈丛状或栅栏样,不运动,不形成芽孢,无荚膜。在动物组织中能形成带有辐射状菌丝的颗粒状聚集物,外观似硫磺颗粒,呈灰色、灰黄色或微棕色,大小如别针头状,质地柔软或坚硬。组织压片经革兰氏染色,其中心菌体为紫色,周围辐射状的菌丝呈红色。猪放线杆菌可在麦康凯培养基上生长,在血琼脂上厌氧培养时,该菌生长良好,48h可见到直径2~3mm的菌落,继而长成扁平干燥、灰色、表面不透明、边缘呈锯齿状的大菌落,不太黏稠,呈β溶血。在血清肉汤培养基生长可形成黏稠的沉淀物。
猪放线杆菌相当不活泼,大多数菌株可分解麦芽糖和木糖,水解淀粉,不利用其他常见糖类,所有菌株可产生尿素酶。甲基红、过氧化氢酶、吲哚、硝酸钾还原试验阴性,不液化凝固的血清和鸡蛋,在石蕊牛奶中轻度碱化。猪放线杆菌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药均可迅速将其杀灭。对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和磺胺类等药物敏感。
流行病学患病猪和带菌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猪放线杆菌常存在于各种年龄健康猪的扁桃体、口腔和健康母猪的阴道。另外,猪的上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污染的土壤、饲料和饮水也存在该菌。猪放线杆菌属于条件性致病菌,主要通过损伤的黏膜或皮肤感染。大部分6月龄或更大的公猪在包皮的憩室部位存在有猪放线菌,可能是在几周龄时猪放线菌就定植在这个部位。未感染的公猪与感染公猪同舍时也会受到感染。饲养公猪的猪圈地板、饲养人员的鞋常受到本病的污染。猪放线杆菌可在交配时从公猪传给母猪。新生仔猪、哺乳仔猪和断奶猪常出现临诊发病,而母猪和成年猪发病少见。
临床症状放线菌病暴发,可见在一窝或多窝哺乳仔猪,2~4周龄仔猪突然死亡。发病猪体温升高(40℃),皮肤发绀、有出血性淤斑。发病猪喘气,有时伴有震颤或呈划水样。肢体远端充血(导致蹄、尾和耳坏死)和关节肿胀。断奶猪可见厌食、发热、持续性咳嗽和呼吸困难,肺炎。成年猪暴发此病,死亡率低,可见体温升高,在皮肤上出现圆形或菱形红斑,不食,突然死亡。母猪可发生乳房炎、脑膜炎和流产。
病理变化最明显的病理变化是肺脏、心脏、肝脏、脾脏、皮肤和小肠的出血,最严重的是肺脏,可见肺小叶坏死和血纤维素蛋白渗出,有化脓性病灶。胸腔和心包膜中血浆和血纤维素性渗出物增多。日龄较大的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可见胸膜炎、心包炎,在肺脏、肝脏、皮肤、肠系膜淋巴结和肾脏可见到粟粒状的脓肿。有的猪可见关节炎和心瓣膜炎。在成年猪,皮肤上可见大量圆形、菱形或不规则的病变。
若驹放线杆菌感染猪时,病变主要在受害的器官出现扁豆粒至豌豆粒大小的结节样物,小结节可聚集成大结节,最后变成脓肿;结节或脓肿内常含有乳白色或乳黄色的脓液,也可在病变部位出现瘘管或溃烂。
诊断鉴别依据临诊症状和肺脏的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做细菌学检查与病原分离。
可取肺脏病变组织做成涂片,或取淋巴结做成触片,经革兰氏染色或美蓝染色、镜检。可用血琼脂平板进行细菌分离培养,观察菌落的溶血现象。
防制措施(一)、治疗 猪群发病后,对病猪进行隔离治疗,可用青霉素(300万IU)、链霉素、庆大霉素(40万~100万IU/头猪,每天肌肉注射2次)等进行治疗。也可用氨苄青霉素(20mg/kg体重)进行治疗20天,或恩诺沙星(10mg/kg体重)治疗10天。在饲料中添加盐酸土霉素(1g/kg体重),饮水中添加多维、葡萄糖,连用7天,有利于发病猪群病情的控制。
(二)、预防 猪放线杆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常存在于健康猪的扁桃体和上呼吸道,因此,对本病的预防应加强猪群的饲养管理,饲喂高营养的全价料,搞好猪舍的卫生消毒,防止皮肤、黏膜受损,局部损伤后及时处理与治疗,在饲料中定期适当添加抗生素药物,对预防本病的发生有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