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门涡潮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3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日语假名:鸣门(なると)の涡潮(うずしお)

罗马注音:Naruto No Uzushio

鸣门涡潮(鸣门漩涡),发生于日本四国岛的德岛县鸣门市和淡路岛的兵库县南淡路市之间的鸣门海峡,是日本流速最快的漩涡(平均时速13-15公里),就是在全世界也是排名第三,与挪威罗弗敦群岛的Moskstraumen漩涡(时速27.8公里)和加拿大新不伦瑞克州同美国缅因州之间的Old Sow漩涡(时速27.7公里)并称为“世界三大漩涡”。

形成过程鸣门海峡,作为连接日本瀬戸内海和太平洋的海峡之一,每日两回(潮起潮落),大量的海水从濑户内海流入太平洋,又从太平洋流入濑户内海,水位差可达1.5米,由于海峡地形狭窄(宽仅1.3公里,),以及海底地形复杂的缘故,潮流以平均13-15公里的时速流动着。大潮时,甚至可达时速20公里。于是,海峡间快速的水流同海峡两边的濑户内海与太平洋的平稳水流,形成了鸣门涡潮(鸣门漩涡)。

鸣门涡潮
鸣门涡潮

观赏只要时机合适,乘坐游船、或者从位于海平面45米之上的连接四国岛和淡路岛的鸣门大桥(大鸣门桥)经过时都可以观看到,但是在大桥上观看时务必要小心驾驶,因为大桥本身也是属于日本国道28号线(神户淡路鸣门自动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桥身上是禁止停车的。

此外,大桥连接的海峡两岸也是可以观看到的。

鸣门涡潮
日本江户时代的浮世绘中对鸣门涡潮的描画

鸣门涡潮
复数的鸣门涡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