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库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0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背景中国每年的临床用血量均在递增,其中血浆的增涨幅度接近30%。虽然无偿献血量基本与临床用血量持平,但由于献血者血型各异,有时会出现某种血型紧缺、某种血型又没有病人需要的状况。

为了缓解这一矛盾,解决血型偏型,更合理的将无偿献血用于临床用血上,而面向全国招募志愿者,为他们验了血型后,填写献血应急卡,留下联系方式,如有某种血型紧缺时,志愿者将无偿献血,为所缺血型应急。

建立取手指血液于试管中,做ABO血型和Rh血型鉴定,将结果列入“活血库”档案。根据临床缺血需求,由献血者填写健康情况征询表,要求血红蛋白测定合格、血压正常、体格检查合格、留取血液标本进行五项检查,分别为:HBsAg和抗-HCV及抗-HIV采用ELISA方法,ALT采用软氏法和速率法,梅毒采用TRUST法,检测合格方可献血,留取献血样本再进行五项复检,合格后方可用于临床。

职责“活血库”志愿者共分为四种形式:核心层为医务人员,他们在工作的时候如遇到应急用血,可以立即献血;骨干层为社会爱心志愿者,他们能够保证随叫随到;补充层为高校学生和部队官兵,他们的个人信息全部在血液管理办公室登记,能够迅速通知到位;还有就是社会后备力量,一旦需要用血,这些人员全部纳入献血范围。

各地情况上海

2009年9月,上海本市将组建万名“活血库”,已满足上海世博会期间的应急用血。如果在世博期间突发重大事件,有2000人需要同时输血,4000名应急献血志愿者可在12小时内全部到位,即刻捋袖献血。万名“活血库”到2009年年底全部组建完毕.在万名“活血库”中,血型配额也非常科学,A、O型占60%,B型占30%,AB型占10%,同时还有一定数量的Rh阴性血志愿者,完全能够满足世博期间用血应急需要。

江西

2009年5月16日,江西省首个大学生“活血库”启动仪式在南昌大学举行,这些血库登记在册的志愿者都是一个个“活血库”,遇到血源紧缺、血液偏型和突发事件时,大学生就可以有效、及时行动起来献血。 这个“活血库”的建立旨在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加入无偿献血者行列,逐渐建立起一支较为稳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

应用捐血志愿者目前(指2009年9月)已成为最安全的血源,捐血志愿者者更加了解临床病人对血液的需求,会随时根据临床用血的需求,自愿到血站参加无偿献血,这样可以更有效地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和需求。而且经常献血者的血液反复经过血液检测,献出的血避免了窗口期、试剂漏检带来的风险,他们的血液是最安全的。

意义“活血库”的建立是无偿献血的一种方法,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有关法规的一种举措。其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彻底解决了血液储存期短的问题。血站采集血液后,通常用ACD配方或CP2DA配方保存,在4—6℃保存期最长为35天,而以“活血库”的方式储备在无偿献血者体内,至少可稳定保存1—5年,甚至更长(一般1—5年内人员变化流动较小)。

2)防止血液污染,保证供血质量。血站储备血液时,难免会出现一些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导致操作程序方法的错误,或血站储备条件有限,有可能造成污染,带来不良后果或浪费。以“活血库”方式储存,只需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和献血知识宣传,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3)解决了血站储备血液偏型或缺型问题,如果临床上对某种血型的血液用量过大,会造成血站储存血液偏型,甚至缺血,难以充分保证临床用血,“活血库”的建立避免了此类现象发生

4)保证了临床上应急输血。

5)补充保障战备储存用血,战时用血不同于平时,往往会突然出现大量的伤员,急需输血抢救,完全靠血站储备血液,远远不够,难以完成保障任务,以“活血库”的血液进行补充更安全可靠。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