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罾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0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城镇简介南充市顺庆区辖镇。1952年置搬罾乡,1990年改建镇。位于区境东南部,嘉陵江西岸,距城区12公里。面积26.5平方公里,海拔高度:280米。人口2.6万。辖庞家寨、老鹳庙、杨四坝、康家店、凉水井、石庙子、小河坝、青山坝、延寿寺、干堰塘、竹林寺、搬罾溪12个村委会和石笱坝、庞家印子2个居委会。镇办企业有地毯、食品加工、饲料加工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薯、油菜籽。养殖生猪、蚕。境内有中意绢纺实业有限公司。[1]

辖村分布[2]

庞家寨村

老观庙村

杨四坝村

康家店村

凉水井村

石庙子村

小河坝村

青山坝村

干堰塘村

竹林寺村

延寿寺村

搬罾溪村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23401

12121

11280

家庭户户数

7432

家庭户总人口(总)

22883

家庭户男

11770

家庭户女

11113

0-14岁(总)

5346

0-14岁男

2900

0-14岁女

2446

15-64岁(总)

16306

15-64岁男

8399

15-64岁女

7907

65岁及以上(总)

1749

65岁及以上男

822

65岁及以上女

927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2510

相关新闻搬罾镇建立新型农民社区

10月21日,在顺庆区搬罾镇干堰塘村,村民正在加紧修建新房。春节前后,该村的150户村民将搬进新型农民社区,享受城镇居民所能享受的社区生活。今年,搬罾镇引导农民采取“政府引导,群众主导,自拆自建,建新拆旧”的方式自主建设新型农民社区,计划逐步引导350户村民集中建房,置换出宅基地800亩,复耕后增加耕地650亩。 搬罾镇距离南充城区仅有10多公里,随着城郊的蔬菜基地逐步转变为建设用地,搬罾镇2.3万亩的蔬菜基地逐步成为南充城市居民“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搬罾镇党委书记邱跃峰告诉记者,引导农民集中居住的最初想法始于2007年初,初衷是为了将生活区和生产区进行合理分区,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并且减小生活垃圾及各种生活污染对生产高品质蔬菜的影响,建立标准化的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农民集中居住后,在尊重农民意愿的情况下实行“退房还耕”,可以大大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最后,大家集中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风格,统一色彩”的思路上来,引导农民自主建设新型农民社区。

当天,记者在干堰塘村建设现场看到,许多住房的主体工程已经完成,外出打工人员是这轮房屋建设的主体。

干堰塘村三组村民马志武一家原来的宅基地占地100多平方米,院坝有400多平方米,加上灶房、猪圈、竹林等,占地面积达600多平方米。现在,他的新住房占地仅有200平方米左右,还耕的面积达400多平方米。新房建好后,他不但改变了居住环境,还可以开展经营活动。许多外出务工人员都愿意回来修建住房,并且将原来的宅基地置换出来。

邱跃峰告诉记者,为了促进新型农民社区的建设,政府计划投资500万元建设水、电、气、管网、休闲场所、文化活动场所等公益设施。基础设施到位后,新型农民社区建成主要由农民自主投资,总金额达7000万元以上。换句话说,政府投入500万元,就撬动了民间的7000万元建设资金,建设新型农民社区。[3]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