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0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词语】:大凡

【拼音】:dà fán

【释义】:

(1)指大要;大概。《荀子·大略》:“礼之大凡:事生,饰欢也;送死,饰哀也;军旅,饰威也。”

(2)指大抵。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鸣。”

(3)总计;共计。《史记·吴太伯世家》:“大凡从太伯至寿梦十九世。”

【基本解释】

[in most cases;generally] 用在句首,表示对某个范围的人或事物的总括,常在它后面用“总”、“都”相呼应

大凡搞阴谋诡计的人,都没有好下场

【详细解释】

1. 犹大要。

《荀子·大略》:“礼之大凡:事生,饰欢也;送死,饰哀也;军旅,饰威也。” 宋苏轼《孔毅甫凤咮石砚铭》:“如乐之和,如金之坚,如玉之有润,如舌之有泉,此其大凡也。”姚华《曲海一勺》:“文章流别,自古已繁,综其大凡,略有二类:无韵曰笔,有韵曰文。”参见“ 大要 ”。

2. 表示总括一般的情况,犹言大抵。

《礼记·祭法》:“大凡生於天地之间者皆曰命,其万物死皆曰折,人死曰鬼,此五代之所不变也。”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郭沫若《断断集·青年与文化》:“大凡伟大的文学、科学的创作和发明,都是三十前后的人的成就。”

3. 总计;共计。

《史记·吴太伯世家》:“大凡从 太伯 至 寿梦 十九世。”《隋书·经籍志一》:“ 歆 遂总括羣篇,撮其指要,著为《七略》……大凡三万三千九十卷。”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