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诗鳌
朱诗鳌,教授。男,1936年12月出生,湖南汉寿人。中共党员。1960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水工建筑系。现任职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水力发电工程系。主要业绩:1982—1984年作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赴加拿大麦吉尔(McGi11)大学进修。长期从事水工建筑物、坝工技术史和土工合成材料应用的教学、科研与工程实践工作,在科学技术史领域开创了“坝工技术史”新学科。在海南省主持设计与施工的世界首座具有土工织物加筋土桥墩的双跨公路桥,被鉴定为国内先进水平。曾担任湖北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工及水电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教研室副主任等职。1991年获能源部部属电力高等院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奖。现在从事坝工技术史研究及全工合成材料推广应用工作。著述的《坝工技术史》获水利部科技专著出版基金,编著的《土工织物应用与计算》获全国电力系统继续教育优秀教材奖。译著《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填补了冀朝鼎的世界名著《Key Economic Areasin Chinese History》问世后40余年没有中译版本的空白。还编著了《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一书。合编或合译的著作有《中国水利史稿》、《水利史话》与《岩石力学原理及其应用》。还是《中国水利百科全书》中“土坝设计与计算”各条目撰稿人。共发表论文20余篇。朱建国 中学高级教师。男,1942年6月出生.河南洛阳人。中共党员。1967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政治教育系。1968—1971年任职于义马煤矿。1972年至今先后任洛阳12中、洛阳14中、洛阳8中政治课教师、团支部书记、团总支副书记、团委副书记、教导处主任、副校长、工会主席。洛阳市哲学学会会员。关林镇第五、六届人大代表。主要业绩:1986年被洛阳市政府授予模范教师称号,1989年被国家教委、国家人事部、全国教育工会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并授予全国优秀教师奖章,1994年被洛阳市总工会授予“优秀工会工作者”称号,1996年被洛阳市郊区教委党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撰写的《坚持辩证观点,搞好政治体制改革》、《整体感教学的初步尝试》两篇论文,分别获洛阳市郊区一等奖和洛阳市二等奖。曾参加编写《法规选编》、《时事政治学习参考》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