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申生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谭申生52岁那年,谭申生当上了第六人民医院的副院长,在人才越来越趋于年轻化的今天,这并不多见。可是,谭申生却用他的经历证明了他对每个岗位的胜任
文/ 郭艾琳
谭申生的人生经历颇为丰富,从中学毕业后下乡、参军、读书,到后来进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后不断的轮换岗位,他的一生中充满了机遇和挑战,也令他从中收获良多。52岁那年,谭申生当上了第六人民医院的副院长,在人才越来越趋于年轻化的今天,这并不多见,可是,谭申生却用他的经历证明了他对每个岗位的胜任。正是这些不同的岗位让谭申生成长、成熟,直到成为一个真正的管理者、领导者。医生变成经营者
1985年,大学毕业后的谭申生进入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内科科室,开始了8年的临床医生生涯。
从一个社会成员,到社会成员的服务者,这样的角色转换让谭申生感触很深。“医务人员的技能、服务意识是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生命的,从那时候起,我学会了奉献。”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谭申生没有上班下班时间,即使回到家里,也随时会被叫到医院去抢救病人。起初,谭申生有过抱怨,可是,当他看到自己医治的病人渐渐康复,自己的医疗水平得到了病人的认可,他开始有了成就感。“看到自己的门诊量越来越大,病人指名要我看,我感到自己的价值体现出来了。”
谭申生出色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医院领导的赏识,1995年5月,医院发展需要一批行政人员,院里提出要调他到三产部门当总经理。这样的角色转换让谭申生颇有些吃惊。
“一直都是做临床工作的,我那时对产业真是一窍不通。”谭申生说。然而,谭申生为人的正直和其当医生时所体现出来的管理干部素质,让医院领导看中了他。
从医生到经营者的转变,起初让谭申生不习惯。“当时我连财务报表都看不懂,市场运作也知道得很少。”为了能够胜任工作,谭申生买了许多管理经营方面的书籍,边看、边学、边做。通过学习和实践,谭申生认识到市场竞争的激烈性,也让他知道要做好三产,还需要有自己的拳头产品。
虽然他当三产公司经理的时间总共只有11个月,然而谭申生却从一个对产业知之甚少的人,变成了一位颇有业绩的经营者。这段时间,他带领三产公司理顺了管理思路,偿还了公司债务,最值得骄傲的是,借助以前搞呼吸临床的经验,他还开发了“老慢支病人家庭氧疗装置”,而三产公司也靠这个产品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了3、4万元的盈利。步入管理生涯经营三产的成功,让谭申生再次赢得了医院领导的信任和赏识,也让他具备了一个管理者的初步素质。
1996年,医保政策出台,每个医院都要成立一个医保改革办公室,谭申生被调到医保办当起了办公室主任。
当时,医保是一个新生事物,无论是医保本身还是开展医保工作,谁都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做。
为了推广和普及医保知识,转变人们以往的全民公费就医的观念,谭申生制作了许多宣传资料,亲自到医院的干部、医生、护士、后勤甚至病人中间进行宣传教育。“大部分人都能接受医保这一新生事物,可还是有人存有疑问,我就一一做答。”在宣传的过程中,谭申生自己也得到了提高,对医保有了深刻的认识。
普及医保知识后,谭申生根据医保方向和医院的情况,制定了十几项制度。“在医保实施过程中,最核心的问题是要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谭申生说。于是,“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诊疗、合理收费”的“4个合理”制度,以及“医嘱和报告一致、报告和收费一致、检查和病程记录一致”的“3个一致”条款等相继得到了推行。
制度出台后,谭申生反复检查具体落实情况,不断监督医务人员的检查、收费等各项情况。由于是新生事物,政府曾担心医保刚出台,会有大量投诉情况出现,但在院党政班子的领导下以及谭申生的管理下,到目前为止,六院的医保工作始终处于平稳状态。
谭申生的工作岗位总是在不断变化中,每次都是一种全新的挑战。
一年以后,谭申生带领的医保部工作步入了正轨。当时正值卫生系统搞行风评议工作,要求每个医院要成立一个专门负责精神文明建设的办公室。谭申生再次被调换了岗位,当起了精神文明办主任。
“刚开始接手这项工作挺不习惯。”谭申生说,他认为医保工作是一件很实在的工作,而精神文明建设听起来很虚,所以起初他并不太愿意接受这个岗位。但实践中,谭申生发现,精神文明建设完全不像他原先想像的那么空,相反却是件非常重要和实在的工作。
由于此次行风建设在医疗系统中还是第一次开展,到底要做些什么、应该如何做都是未知数。虽然六院原来也开展过类似的精神文明工作,但距离此次的要求相差很远,这就需要医院不断地学习、改进。
谭申生上任后,先后去了商业系统等许多已经开展过行风评议工作的领域取经,随后制定了一系列工作计划,然后落实下去。
令谭申生印象最深的是通过调查病人满意度来提高工作质量这件事。以前,医院对病人的反映并不怎么在乎,而谭申生通过对住院病人、社区百姓以及出院病人的满意度调查发现,有些病人出院后并不满意医院的工作。针对这些问题,精神文明办做了许多整改,以前不规范的行为现在都得到了规范。从谭申生当主任起,六院蝉联了四届上海市文明单位。
挑起重任同样是在一年多之后,谭申生再次转换了岗位。这次谭申生当上了院长办公室主任,同时兼任计算机中心主任。这一切对于谭申生来说,又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院办是医院联系上下工作的一大枢纽,无论是部门协调、工作计划落实和总结,还是上级领导工作传达或下情上报,都必须通过院办。谭申生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变得更重了。
“当时,我对每个工作岗位上的计划都要做到分解,什么工作是门诊部的、什么工作是护理部的,都要分解得十分详细才能落实到部门去。”谭申生说。每次的计划不一定很多,但一被分解开来就变成厚厚一打,有时候达到近两百条。而细化工作并落实后,谭申生还要每季度对任务落实情况督促一次。
院办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在于协调,医院有许多部门,每个部门间的工作可能会发生交叉、重叠甚至产生矛盾,谭申生的工作就是去缓解这些矛盾。
他还记得初入院办时,医保工作曾经分别归财务、门急诊以及医务部门三个部门管理。由于三个部门的工作被划到一起,但具体谁负责哪一块又不明确,于是大家互相推诿,结果有些工作谁都不愿意多做,造成盲区。此时,院办开始出来协调。由于医保办公室隶属于医务处,谭申生便明确医保工作应该由医务处总体负责,然后由医务处牵头其他两个部门,每年举行一次工作会议,每月对医保工作分析一次,看看问题出在哪里。三个部门明确了自己的工作后,一直运作得比较顺利。
再后来,谭申生被调至医务处当处长。由于当时六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还不是很到位,医疗纠纷比较多,医院方面曾先后动员过不少人来担任这个岗位,但都被婉拒了。“医务处是难度最高的部门,这是全院上下都知道的。”谭申生感慨地说。但出于对过去临床工作的留恋,他毅然接受了这一更艰巨的任务。
谭申生上任后,在院长的有力支持下,对医院医疗质量等方面的问题,相继采取措施,对医务处的体制、机制、制度都做了重新调整。
在谭申生上任前,医院的医务处既管医疗质量又管接待工作,而党办、院办、门办、文明办等部门也都有接待任务。由于长期分散管理,病人多头投诉后所得到的答案往往都不一样,而且由于各个部门间不通气,回复周期很长,病人的意见非常大。针对这种情况,谭申生经过调研,提出报告,促使医院成立了综合接待办公室,专门负责病人的投诉。这样一来,不仅接待工作的质量提高了,医务处负责医疗质量的空间也被大大拓宽了。谭申生在医务处工作的两年中,六院的医疗质量跃升至全市领先地位,医疗纠纷和事故也明显下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