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部街道

【乡镇简介】水部街道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东南隅,地处古城“水步门”,为福州市市中心街道之一。辖区东起福马路、连江路口,西至五一广场东侧于山东麓,南至五一路状元街,北迄古仙桥及福新路部分地段的北侧,面积1.5平方公里,人口2.7万,街道办事处址设龙庭境39号。辖区地处福州温泉中心地段,地下温泉具有距地表近、水温高、含硫量低、水质好的特点,故高桥一带澡堂业长盛不衰,至今仍有20多家。宋代,福州第一个状元许将久居状元境;近代大文学家、翻译家林纾是辖区莲宅村人;著名书画家谢冬耕故居坐落辖区马育亭;刘通、林徽因、郑挺等曾住境内。境内主要路街有龙庭路、古乐路、高桥路等。保存至今的古代名桥有建于清代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的高升桥。1978年至2000年末,水部街道房地产开发蓬勃发展,先后建成10。32层大厦近20座,其中造型雄伟壮观、挺拔大方,以富有时代气息而著称的大厦有:坐落古田路的闽都、劳动、金融、华福大厦;坐落五一路的元洪花园A、B、C楼、元洪、海关大厦;坐落五一中路的闽东、电信、高桥、华能、铁道大厦等。[1]
【行政辖区】辖闽都、柳宅、福新、泮洋、建筑、建华、水涧、高桥、蛤埕、于山、王庄、莲宅12个居委会及水部村委会。 1996年按照福州市区划调整方案,水部街道四至范围:东临晋安河,西至海底路、五一路口、五一北路,南以东西河、琼东河为界,北至福新路。水部街道下辖居委会由原来18个减少为12个,原属于洪山镇的水部村也划归水部街道。2001年12个居委会整合成5个社区居委会,2003年水部村撤村保留经济合作社。[2]
【辖区代码】350102008:~001闽都社区 ~002莲宅社区 ~003乐天泉社区 ~004福新社区 ~005建华社区
【历史沿革】五代梁开平二年(908年),闽王王审知筑夹城,围“三山”于城内。城东南设美化门(今五一北路福新路口),于门之东侧建一内城门。此门傍琼水而建,故称水步门(古人称水边为“步”)。明代以后,以谐音为水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辖内属台江区管辖。1950年8月,行政区域调整后划归大根区管辖,成为该区12个居民委员会之一。1955年,大根区成立人民委员会,辖8个街道办事处。水部与高桥居民委员会合并后升格为水部街道办事处,设址龙庭境。1995年,辖内东起福马路连江路口,西至五一广场东侧于山东麓,南至五一路状元街,北迄古仙桥及福新路部分地段的北侧,总面积4.3平方公里。[3]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34546
男
17355
女
17191
家庭户户数
9597
家庭户总人口(总)
30290
家庭户男
14827
家庭户女
15463
0-14岁(总)
4555
0-14岁男
2434
0-14岁女
2121
15-64岁(总)
27211
15-64岁男
13482
15-64岁女
13729
65岁及以上(总)
2780
65岁及以上男
1439
65岁及以上女
1341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7333
[4]
【交通运输】水部街道位于鼓楼区东南隅,东与晋安区相邻,南接台江区,辖区内有六一路、五一路、古田路、福新路等主干道贯穿而过,另有古田支路、古乐路等四通八达的次干道,交通十分便捷。
【气候物产】水部街道属热带海洋性气候,雨水充足,植被四季长青,很适合居住。水部街道地处温泉地带,温泉是有距地表近、水温高、含硫量低、水质好的特点,故澡堂业(现为桑拿)长盛不衰。
【基础设施】水部街道高度重视楼宇经济工作,大力发展现代商留服务业。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在六一环岛长城广场设立子分店;福州市最大的单体建筑—6.8万㎡的正大广场;福新路形成了摩托车专卖一条街;五一路手机通讯器材经销已规模相当,正在崛起的五一商圈和六一环岛商圈将进一步提升和优化水部地区的商业业态。水部街道健全的街道配套和完善的“零接触”企业投资代办机制,增强服务意识,突出“亲商、安商、富商”理念,大力培植和策划项目,为投资商与楼宇开发商及业主营造良好投资平台。
【经济产业】该街道高楼林立,商贾云集,第三产业发达。该街道依托城市建设,致力经济发展,兴办了20多家街属企业。同时积极引进外资开发新项目,形成了以房地产开发为主的第三产业和轻工业为支柱的街道经济体系。华翔房地产公司先后参与浮洋、高桥巷的旧城改造,总建筑面积达25250平方米。主要工业产品 有出口彩盒、印刷品、思怡乐果酸奶、薄膜开关、PPC阻燃 电线套、汽车座椅、丝网印刷标牌、防盗自行车牌、高速 公路标牌等。全年完成社会总产值4769万元,工业总产值2160万元,实现利润157万元,税收入库321.24万元。
水部街道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在进一步强化楼宇经济工作的基础上,加大招商引资、引税和房屋租赁工作力度,仅2006年共引进内资项目181个,注册资金8.1亿,对接面积2万多平方米,其中注册资金在500万以上的有20多家,入盘率达98.9%,完成综合税200多万,这些年来努力为入住企业提供尽善尽美的服务,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增强综合实力,使水部地区经济更加和谐持续健康发展。[5]
【人文景观】有连接高桥巷与肖宅巷横跨琼东河,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的名桥“高升桥”。 另有座落在莲宅新村内近代大文学家、翻译家林纾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