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叉
元叉(?-525年),又名元乂,字伯隽,小字夜叉。南平王拓跋霄(道武帝第三子阳平王拓跋熙之次子南平王拓跋浑之子)之孙、江阳王元继(袭京兆王黎的爵位)的长子。
元乂因是灵太后妹夫,在灵太后临朝时权倾朝野,恃宠骄盈。清河王元怿多次惩戒他,元乂告元怿谋反,禁元怿门下,左右朝贵都给元怿作证清白。正光元年(520年)七月,元乂与宦官刘腾将灵太后软禁,囚元怿于门下省。诬陷元怿谋反,将他杀害。将灵太后幽禁于北宫。元乂遂与太师高阳王元雍等辅政,常直禁中,孝明帝呼为姨父。元乂死后被灵太后犹以其妹之故封为侍中、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尚书令、冀州刺史。封其子元亮平原郡开国公,食邑一千户。
其后再诛相州刺史中山王元熙和右卫将军奚康生。正光五年(525年)秋,孝明帝与灵太后、丞相元雍密谋图叉。元叉知道后甚惧,辞官求解罪。乃以元叉为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尚书令、侍中、领左右。元叉虽去兵权,然总任内外,殊不虑有黜废之理。后元叉出宿,遂解其侍中之职。未几,有人告叉及其弟爪谋反。起事有日,得其手书。灵太后于是元叉及弟元爪一同赐死于家。太后因其妹的缘故,复追赠元叉为侍中、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尚书令、冀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