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不欲则贤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作者】李耳(约前580年—前500年之后)(诞辰:西周末年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字伯阳,又称老聃,后人称其为“老子”。汉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今河南鹿邑县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原文】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于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侍,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译文】大自然的法则不就如同拉弓箭吗?高了压低它,低了抬高它。有余的就减少,不足的加以补足。所以大自然的法则是减少有余而补充不足。人间的法则则不同,常常是剥夺不足的而供奉有余的。谁能够将有余的补给天下不足的呢?只有得道者。所以圣人(得道者)有所作为而不侍功高,功成而不居功自傲,他不愿意被人赞美。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