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详细解释

1. 飘荡。

郁达夫《沉沦》:“几艘空船和几只舢板,轻轻的在系着的地方游荡。”老舍《骆驼祥子》三:“再加上四围的黑暗,使他觉得像在一团黑气里浮荡。”杨朔《大旗》:“风从东南吹来,漫野浮荡着青草的气味,还夹杂着肥料气息。”

2. 指行为轻浮放荡。

《宋书·刘康祖传》:“ 康祖 便弓马,膂力绝人,在闾里不治士业,以浮荡蒲酒为事。”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红玉》:“如此落寞,尚不刻苦,乃学浮荡耶?”叶紫《星》:“﹝他趁这时候……﹞学会了和一切浮荡的、守空房的妇人勾勾搭搭。”

3. 指思想作风虚浮不实。

《陈书·儒林传序》:“ 魏 晋 浮荡,儒教沦歇。” 宋王安石《自澧浦东游》诗:“经术震浮荡,国风扫 齐 梁 。”

4. 浮夸,不踏实。

清周亮工《书影》卷六:“尽去自 宋 以来开阖首尾经纬错综之法,而别为一种臃肿窘澁浮荡之文。”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