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钱
洋钱
清代对外国流入的银铸币的称谓。又称番钱、番饼。外国银币流入中国,始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欧洲是最早铸造银币的地区,远在9世纪就有银币出现,但大量铸造则是在16世纪西班牙殖民主义者占领墨西哥之后。西方殖民主义侵入东方,用银币来换购中国的丝、茶和其他土产。在多达数十种流入中国的外国银币中,西班牙本洋和墨西哥鹰洋以数量大、流通广而著名,并一度成为中国市场上重要的流通货币。
本洋和鹰洋均在墨西哥铸造。墨西哥当时是世界产银最多的国家,从1553年起即已建立造币厂,1732年起用机器铸造新式银币。西班牙本洋的币面花纹有查理第三、第四和费迪南等西班牙帝王肖像,广东一带亦称之为佛头。这种银币由菲律宾、印度等地辗转流入中国。由于英国政府禁止输出本国银币,故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向中国购茶也使用这种西班牙本洋。1821年墨西哥宣布独立后不久,本洋即停止铸造。1824年,墨西哥开始铸造本国银币,币面花纹有该国国徽的图型,故被称为鹰洋,约在1854~1856年(咸丰四年至六年)间流入中国。此外,流入中国的还有英国在香港和印度铸造的站人洋(因币面花纹有人持杖站立,故名),日本在明治时代铸造通用的银币,法国在安南(今越南)铸造的安南银币和美国贸易银币等。所有这些流入的外国银币中,以墨西哥鹰洋的成色、质地最优,故行使最广,流入最多。
洋钱流入中国后,因其按枚计值,便于应用,民间使用日益广泛。缴纳钱粮和商贾交易,都普遍使用洋钱。甚至有先将银两兑换洋钱,再将洋钱兑换制钱使用的情况。它与中国银两和制钱的比价也逐渐上升。1833年(道光十三年),洋钱一枚,通常可作漕平七钱三分,价昂时可作七钱六分; 1837年时可换八钱一二分。每枚洋钱所值制钱, 1814年为七百二三十枚(粤、闽一带)至八百余枚(江浙一带),1843年为一千三百文,50年代为一千四五百文,1855年(咸丰五年)昂至一千八九百文, 1857~1858年后才有所回跌。
洋钱流入后,对中国经济和金融都产生重大影响。在本国境内流通外国银币,反映出封建晚期和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货币制度的落后。但这种计算和授受均极方便的银币,较清朝原有的银两与制钱并行的货币制度更有利于商业贸易的进行,故在中国境内广泛流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助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然而,它又使中国币制更趋于复杂,有利于外国进行经济侵略并大量套取中国现银出口。因此,中国有识之士如林则徐等人认识到中国自行铸造银币的必要,提出了如何使货币制度趋于合理的拟议。
终清一代,流入的外国银币估计约为十一亿元,其中墨西哥鹰洋占有数额较大,约为四五亿元。光绪中叶,中国自铸银元后,流入的数量稍受影响。1914年颁行《国币条例》,铸造镌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它在成色、重量方面比清朝自铸银元更合标准,因而在中国城乡广泛流通,鹰洋居于重要流通货币的地位才有所改变。以后洋钱或由于移运出口,或被熔化,数量日渐减少。五四运动后具有特殊地位的鹰洋行市被取消。
(洪葭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