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从会稽还
原文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既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会稽:古地名,今浙江绍兴市。
簟(diàn):竹席子。
荐:草垫。
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可译为“您”。
长(cháng):多余,剩余。
王恭:东晋重臣。
王大:王恭的族叔。
一领:一张。领,量词
东:会稽在东晋国都建康(今南京市)的东面
卿:你,对人的尊称。
举:拿,把。
谓:以为,认为。
对:回答说。
悉:熟悉,了解。
长(chang)物:多余的东西
翻译王恭从会稽回来,王恭的族叔去看他。王恭的族叔看王恭坐着一张六尺长的竹席,就对他说:" 你从东边回来,一定有很多这种东西,能给我一张吗?" 王恭没有回答。王恭的族叔离开后,王恭就把这张席子给他的族叔送去了。自己没有竹席可以坐了,于是就坐在草垫上。事后,王恭的族叔听说此事,十分吃惊,就对王恭说:" 我原来以为你有很多竹席,所以才向你要。" 王恭回答说:" 您并不了解我,我从来就没有多余的东西。"
出自本文的成语身无长物:
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 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文言知识
释“悉” “悉”常见有两个义项。上文“丈人不悉恭”中的“悉”指“知道”,“了解”,句意 为您不了解我 。又“吾悉君为高人”,意为我了解您是高尚的人。“悉”又指“全”,如“家中实情,乃父悉知”,意为家中的真实情况,你父亲全都知道。又,“悉听尔言”,意为全听从你的话。
文化常识
话说“坐垫”古人席地而坐,因此要用坐垫。最低廉的是用稻草或芦杆编成。上文说到的“簟”是用竹片编成的,因为会稽地方多竹,故王恭从那里带回。还有用皮或锦缎等制成的。坐垫因季节不同或主人家地位不同而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