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时节
基本信息更多中文片名:
成都我爱你(上)、好雨知时节

更多外文片名:
Hao Yu Zhi Shi Jie
英文片名:A Good Rain Knows
国家/地区:中国、韩国
区域:中国大陆
出品:北京中博世纪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类型:爱情 剧情
导演:许秦豪Jin-ho Hur
主演:
高圆圆Yuanyuan Gao
郑宇成Woo-sung Jung
安雅 谭维维 郭涛 黄轩
对白语言:汉语普通话 / 韩语 /英语
色彩:彩色
上映日期:
中国 China 2010年3月5日
韩国 South Korea 2009年10月8日
日本 Japan 2009年11月14日
总策划:陈伟明 王大勇 杨海涛
监制:陈伟明 王大勇
执行制片人:王大勇 杨海涛
编剧:王红帆 李翰而 许秦豪
剧情简介2009年的成都之春,杜甫草堂,花瓣如雨,幽深静谧。导游MAY偶遇了在美国一起读书的同学东河。两人显得既惊喜、又心存芥蒂。相约随后见面。

成都的茶馆、小吃店留下他们叙旧的身影。
蹊跷的却是,羞涩的东河认定开朗的MAY曾经是自己的女朋友。MAY却否认这一点,让东河证明给自己看。东河向在美国读书时的大学同学紧急要大学时两人的照片,联系当年的同窗为他作证——却都阴差阳错的得不到当下的见证。
MAY为何这样?她忘记了那些美好的过去,还是有意回避什么?
东河提示她种种过去在一起的细节,都被MAY做了修正。东河教会过MAY骑自行车,并买了一辆送给她,MAY却认为自己有自行车恐惧症,只是不太了解东河为何送了意义不大的礼物,于是自己就卖掉了——两人记忆里的大学时光却好像是两个版本的故事。
东河要离开了,最后在雨里和MAY跳了一支舞,她的态度让他无法热情率直的表白:自己其实一直惦记着,深爱着她。
离开的时候,MAY还是赶来送东河去机场,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延误了东河的行程,把两人送进了医院。也让东河揭开了MAY的“失忆”之谜……
幕后花絮华丽变身,《好雨时节》首尔成正果
在影片即将发行之际,出品方中博传媒拆分了《成都,我爱你》,完成了《好雨时节》的华丽出台。由韩国情感大师许秦豪掌镜,中国人气美女高圆圆、韩国大众偶像郑雨盛联袂演绎的《好雨时节》主打商业市场,成为一部独立的都市浪漫爱情电影,而《成都,我爱你》则主打艺术市场,受邀参加威尼斯及釜山国际电影节。发布会上,主办方推出三段唯美的电影视频。在郑

雨盛和高圆圆共同打造的跨国恋情之中,“雨”成为连接他们情感的纽带;恍如隔世的重逢,让一份如“茶”的爱情经历历久弥新的考验。在异乡国度的雨季邂逅,滋养孕育了浪漫唯美的爱情故事。这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今天在首尔终于揭开神秘的面纱,令人感到“春夜喜雨”般的惊喜。
众星云集,许秦豪第五部爱情片欲创奇迹
《好雨时节》被称为韩国著名导演许秦豪的转型之作,也是他的“第五段浪漫史”,对于曾经创下过400万观影人次(相当于1.8亿票房)的许秦豪导演来说,有了韩国一线明星郑雨盛及中国当红影星高圆圆的加盟,再加上投资方中博传媒国际化的运营策略,使得《好雨时节》成为一部在亚洲充满票房潜力,有望突破许导观影纪录的一部佳作。
之前影片《好雨时节》在韩国宣传期间,主演高圆圆和郑雨盛的人气飙升,在精美的预告片和大量海报中,这对跨国情侣的表演和扮相受到韩国影迷的肯定和热烈追捧,韩国媒体也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各方均翘首以盼期望影片早日上映,本次发布会也让影片及主创成为韩国影坛炙手可热的焦点。
中博出发,密会高层拟定大亚洲电影规划
此次中博传媒将《好雨时节》全球首发式定在首尔举行也是另有初衷 ,除了希望借此打开亚洲电影市场之外,也是完成了中博传媒“亚洲电影计划”的第一步——建立韩国发行和制作的基地。中博总裁陈伟明更是凭借其在韩国十年的发行投资发行经验及在亚洲影坛的影响力使中博传媒牢固的占据着“中国第一发行人”的地位,此次韩国首发一方面是为《好雨时节》营造声势,另一方面也是为进一步开拓亚洲电影市场,实现中博传媒的电影“大亚洲电影规划”做足准备。
据悉,《好雨时节》首发后,中博传媒将启动其亚洲电影计划的第二步,其中包括发行及新片制作计划。而《好雨时节》也将于十月在韩国300家影院同时推出,此外,日本和香港也已做好同发准备,香港将由安乐影视公司江志强负责整体发行,日本也将于10月中与中国同时发行该片。由此可见,《好雨时节》极有可能作为第一部亚洲同步上映的中国电影而创造亚洲市场的票房奇迹。
精美剧照



电影插曲《Falling down》——韩国歌手曹盛彬作曲并演唱
相关影评■入评理由:中韩合作的爱情甜品,丝丝入微却少了点成都的市井气息。
■片名:《好雨时节》
■导演:许秦豪
■演员:高圆圆、郑雨盛
■上映日期:2009年1月8日(中国)
■读家:木卫二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爱情的感觉变化就跟季节更迭一样,这一回许秦豪的爱情依然不完美。
拍了十年爱情片的许秦豪,一直没有走出心灵的迷区。他总在重复悲剧,即便等来了释然和点滴微笑,但也是笑中带泪的那种。就跟以前说过的,《八月照相馆》的韩石圭有绝症,《春逝》的李英爱有伤痛,《外出》的两位是不伦,《幸福》的主角索性是病人,谈一场恋爱,许秦豪就让主人公生一场大病,好比《情书》里的女藤井树,有着看似治不好的重症感冒。因而许秦豪的爱情故事少有完美,总有一方负心薄情另一方又大惑不解。《好雨时节》亦不例外,一对留学时认识的老同学,再次邂逅时,女方有难言之隐。她避谈过去的一些美好记忆,这是何故?后来,许秦豪直接把她送进了医院,为的还是说明爱情落下的重病不好医治,很难痊愈。
《好雨时节》里的成都是潮湿的,几场春雨应了季节,带来湿漉漉的感觉,有如催发情欲一般,就连人物开口说话都会有时滞效应。这种黏稠感好似男主角的不舍,他居然重遇旧日美好,宁可选择推迟当天班机。它也包含了女主角的迷恋,过去总归是美好的,雨季来临也意味着旧情重燃。电影要寻找的感觉其实就在杜甫的古诗里,说的是雨、讲的是从夜到锦官城的环境,可无一处不是在说诗人的欢喜心情。这自然万物,总能用以去化解留在内心深处的爱情伤痕。回看许秦豪前作,找到这样的共同点并不会太难。
影片原是《成都,我爱你》的三段之一,这些以城市为题的致意系列,无论原创还是山寨,大多采用了异国人的眼光。所以《好雨时节》的韩国男子会意外降临到这座城市,而不是杜甫草堂里的讲解员盼到了情郎。电影第一视点来自男方,他的语言障碍,一路上拥堵的交通,饮食的不习惯,躲在酒店里无聊寂寞打发时间,这些都是外来人物的最好写照。
这部电影把成都过分美化了,即便对于没去过的人来说,它都干净得太不像样了。从空旷广场到路边小店,路人彬彬有礼,没有了耳边嘈杂的川音和市井气息的热量。这简直是天造地设的场景,适合给男女双方用来谈情说爱的。然而这段昔日情愫静如止水,导演依然怕影片太过平淡乏味,就加了一个韩国中年谢顶男进来搅局,制造一些笑料反差。可即便如此,《好雨时节》还是太过于恬静了,冗长拖沓。影片空有杜甫草堂这样的人文景点,许秦豪恨不得再现当年竹林戏的柔情,可惜只能徒劳的复制。《好雨时节》的致命缺陷在于两个主人公没有过去,他们的过去只有照片,现实中有所关联的人物更是少之又少,多半是服务型的角色。于是乎,突如其来的爱情让人难以入戏,这种重逢虽有普遍代表性,可发展下来也不是这样客气的,没有丝毫惊喜。再有高圆圆拿捏女主角内心始终有所欠缺,更不提她那口英文发音。至于讨好中国人的天灾节点,未免处理得过于草率了。
从重庆到成都,这两座城市经《疯狂的石头》到《二十四城记》等多部影片的表现,借由银幕制造出独特的巴蜀文化,然而里头好坏参半。《好雨时节》加了韩国人进来,可这辣白菜跟四川人的麻辣终究不是一个味儿。太多的想当然,太多的甜言蜜语,反倒容易产生虚情假意镜花水月的幻觉。我在观看过程中不止一次想起了城市宣传片,多了精心设计,少了自然美感。两个异乡人在成都进退两难(高圆圆明显不是川妹子),那城市背景说到底还不是一个花架子,爱的是成都?其实是人。巴尔扎克说:坦白的爱情自有它的预感,知道爱能生爱。这《好雨时节》就是想由简单的爱而生出另一种爱,完成从男主角到女主角身上的情感转化,再有体现出对那场灾难的大爱。有一点是不会错的,不管是爱情来了还是人来了,来了,就真的不想离开。【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