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柱结算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三柱结算法是中式会计利用入(收)、出(付)余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反映一定时期的财产增减变化并结算账目的方法。

三柱结算法萌芽于周代,确立于秦汉时期,东汉至唐初期间,出现三柱结算法向四柱结算法的转化,至唐代中期,三柱结算法为四柱结算法所取代。三柱结算法将一定时期的全部经济业务区分分为入或收(指本期收入,内含期初结余)、出或付(指本期支出)、余(指期末结余)三项要素,以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依据,采用入—出=余、或收—付=余的计算公式,计算一定时期内某种财产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