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含熙

简介沈含熙教授,分析化学家和教育家,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特许化学家。 祖籍江苏省嘉定县(现属上海市。1933年8月2日出生。1950年毕业于上海市晓光中学。同年,考入国立同济大学化学系。1952年, 全国院系调整后转入复旦大学化学系学习。 1953年毕业后分配到天津南开大学化学系任助教。1956年,参加留苏预备生应试,录取后入北京俄语学院接受俄语培训。 1957年秋,到前苏联莫斯科大学化学系攻读副博士学位研究生。 1961年学成归国,回南开大学化学系继续执教。
文革结束后,于1978年晋升为副教授。 1982年被任命为南开大学分校化学系主任。1990-1993年任南开大学化学系主任。在此期间, 先后出任南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务委员会委员、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199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同时建立南开大学分析化学学科博士点。1992年被批准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助津贴专家。1985-2003年间,曾应邀赴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Davis分校、明尼苏达大学、普渡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马里兰大学学院公园分校、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分校以及克拉克逊大学进行学术访问。1991年,前苏联科学院普通与无机化学研究所所长Zolotov院士签署并授予Kurnakov5荣誉证章。2007年,应瑞典皇家科学院邀请,成为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的提名人。
五十余年来,沈含熙教授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分析化学》、《稀有元素分析化学》、《现代化学分析法》、《生物化学分析》等课程。1978年以来。共招收硕士及博士研究生近50名。曾获得“君安科学家奖”。与此同时,他还悉心致力于分析化学的科学研究工作。他的研究工作涉及分析化学领域中的诸多方向。其中包括,新型有机分析试剂合成及应用、化学计量学、在线流动注射分析、超分子配合物的分析应用、仿生化学分析、高效液相色谱、生物电化学传感器、以及核酸基因探针等方面。至今已在国内外各种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同时被各种学术期刊引用2000余次。1986年以来,共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七项)、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一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两项)的资助。曾获得国家发明三等奖一项和天津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项。1984年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1986年被评为《天津市先进科技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