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臣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词目】:重臣

【拼音】:zhòng chén

【释义】:指朝廷中居要职的大臣。

《管子·明法解》:“乱主之行爵禄也,……不以法令案罪过,而听重臣之所言。”

《史记·汲郑列传》:“右内史界部中,多贵人宗室,难治,非素重臣不能任,请徙黯为右内史。”

【基本解释】

[a high-ranking official with heavy responsibility] 在朝廷中地位举足轻重的大臣

元老重臣

【详细解释】

1. 犹权臣。

《管子·明法解》:“治乱不以法断,而决於重臣……此寄生之主也。”《韩非子·八说》:“明主之国,有贵臣无重臣……重臣者,言听而力多者也。”《晋书·刘颂传》:“臣又闻国有任臣则安,有重臣则乱。”参见“ 重人 ”。

2. 国家倚重的、有崇高声望的大臣。

《汉书·张汤传》:“车骑将军 安世 事 孝武皇帝 三十馀年,忠信谨厚,勤劳政事,夙夜不怠;与大将军定策,天下受其福,国家重臣也。”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第宅》:“太子太师魏徵,当朝重臣也。”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七:“当时 四川 的总督是赵尔巽,他在 清 朝末年要算是一位有数的重臣。”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