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贞
明代文学家个人履历王士贞,字元美,自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太仓人。人物生平嘉靖二十六年举进士。初入京为官,即由李开芳引荐于李攀龙,“攀龙殁,独操柄二十年。” 以至“一时士大夫及山人、词客、衲子、羽流,莫不奔走门下。片言褒赏,声价骤起。” 一生著述鸿富,《四库全书》提要其书称:“考自古文集之富,未有于士贞者,”有《艺苑卮言》、《弇山堂别集》一百卷、《嘉靖以来首辅传》八卷、《斛不斛录》一卷、《弇州四部稿》一百七十四卷、《续稿》二百零七卷等。 士贞诗文多拟古,精纯沉雄,神采横溢。如其《登太白楼》: 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此地一垂顾,高名百带留。 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欲觅重来者,潺溪济水流。 气势豪迈,有《登幽州台歌》之境。其诗文多抨击严嵩,如仿乐府《袁江流铃山风当庐江小吏行》、《饮鸩行》。士贞父王抒,与严嵩有恨,“以滦河失事,嵩构之,论死系狱,” “诸贵人畏嵩不敢言,忬竟死西市。”隆庆元年,始正名。清康熙十二年,宋起凤在《稗说》中提出“苦孝说”,认为《金瓶梅》是王士贞其父报仇而作,此说流行三百余年。 士贞年少时,“其持论,文必西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而藻饰太甚,”钱谦益评之曰:“少年盛气,为于鳞捞笼推挽,门户即立,声价复重,譬之登峻阪,骑危墙,虽欲自下,势不能也。殆乎晚年,阅世日深,读书渐细,虚气销歇,浮华解驳,于是乎淟然汗下,遽然梦觉,而自悔其不可复改矣,”遂致“故其盛也,推尊之者遍天下;及其衰也,攻击之者亦遍天下。” 士贞之才实高于攀龙,博学鸿富,“其神明意气,皆足以绝世。”
现代医学教授从业经历1969年7月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医疗系,并留校工作至今。从事中医耳鼻咽喉科教学、医疗、科研工作30余年。先后参加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中医耳鼻喉科学》3-5版、《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中西医临床耳鼻咽喉科学》、《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以及中医五官专业系列教材的编写工作,主编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及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发表学术论文约30余篇。为本学科学术带头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对耳鼻喉科疾病的中医辨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参与本学科中医防治鼻咽癌的系列研究,近10余年来致力于耳鸣耳聋、鼻窦炎、变应性鼻炎等耳鼻喉科疑难疾病的研究。自1994年以来,先后指导硕士研究生13名,指导博士研究生5名,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