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电气集团
一、基本情况公司占地74万平方米,截止2007年底,总资产达136亿元,净资产为28亿元。
目前在岗职工6480人,专业技术人员1886人。其中包括工程院院士2名,国家级专家3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7名。
二、装备及业绩五十年来,公司注重技改、装备投入,不断提升产品制造能力和水平,特别是“十一五”期间,为适应发电设备市场的快速发展,公司加大投资、技改力度,装备了一大批性能优良、业内领先的重要设备,产品制造能力和水平迅速提高,装备制造能力已达世界一流水平。目前,公司拥有各类主要生产设备约1530余台,其中大型、精密、稀有设备300余台,包括国内第一、国际领先的22米的多功能数控立车、6.9米×14.5米×4米的五轴数控天桥铣床、Φ260五轴落地数控镗床、350T重型数控卧车、英赛数控转子铣、16米数控重载卧车、1600吨冲床、400吨自动冲片生产线、大型数控激光切割机、大型定子下线高工位、大型工业退火炉、大型喷丸室、VPI系统及550T吊车等重点、关键设备,公司已具备年生产水轮发电机组50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2500万千瓦,交流电(动)机30万千瓦,直流电(动)机10万千瓦的能力。并完全能够自主生产单机容量70万千瓦的巨型水电机组、100万千瓦级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40万千瓦级燃机配套发电机以及30万千瓦级大型抽水蓄能机组、100万千瓦级核能发电机、22万千瓦级全空冷汽轮发电机和批量生产30万千瓦、6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的能力,基本形成“水、火、核、气、风”五电并举的产品格局。
五十年来,东方电机向国内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的近300座大中型电站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发电设备,为我国电力建设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到2007年底,已累计提供发电设备16425.03万千瓦,约占目前全国总装机容量的1/5。其中水轮发电机组505套/3313.05万千瓦,汽轮发电机644台/13110.92万千瓦;此外,公司还向矿山、冶金、轧钢、军工、化工、轻工等两千多家工矿企业提供交直流电机7683台/660.42万千瓦。在国际市场上,东方电机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产品销往美国、加拿大、伊朗、印度、越南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国际市场销售收入约占公司年销售收入的10%。
三、科研开发能力公司从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中国装备、装备中国”为己任,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引进技术再创新、产学研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并有机结合的跨越式发展道路。在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在市场发展的不同时期,一大批代表当时中国发电设备先进技术水平的产品都产自东方电机,无论是单机容量还是性能参数均代表了国内同期同类产品的顶级水平。
截至目前,公司已成功研制出150多项新产品,其中35项获国家或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在20世纪70年代,公司创造了值得骄傲的世界上最大尺寸的葛洲坝170MW大型轴流式水电机组,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并保留记录至今;80年代创造了龙羊峡320MW混流式水电机组和东方型300MW水氢氢汽轮发电机,双双获得国家质量金奖;90年代中期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李家峡4# 400MW蒸发冷却水轮发电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同时,公司加强同国外一流发电设备制造商合作,高起点引进发电设备高端技术。其中,90年代末期,与GE联合设计、合作生产,为二滩电站提供了当时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550MW混流式水电机组;随后,公司又紧紧抓住三峡左岸电站技术引进契机,迅速消化吸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70万千瓦等级巨型混流式水电机组研制的关键技术,并通过再创新,自主开发出了比左岸国外机组性能更优越的转轮核心技术,成功解决了左岸机组存在的特殊不稳定振动带问题,一举获得自行设计、制造三峡右岸4台机组合同,改写了中国发电设备企业没有资格自主研制巨型混流式机组的历史,首次实现了700MW级水电机组国产化,为后续的小湾、金安桥、瀑布沟、构皮滩、锦屏、向家坝等600~700MW巨型水电项目的国产化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公司通过项目合作,引进了代表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百万级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百万级半转速核能发电机、大型抽水蓄能、大型冲击式机组、重型燃机等业内高端产品关键技术,加速了产品的升级步伐,推动了产品结构优化,有力地提升了核心技术竞争实力。目前公司通过同国外企业合作,进军风电产品市场。四、市场开拓及售后服务随着经济全球化及我国电力建设的快速发展,公司适时调整市场营销策略,在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经过不懈努力,国内大中型水、火电产品市场占有率保持在水电30%、火电25%左右的市场份额。其中:
水电方面:常规混流轴流式、冲击式水电机组批量投放市场,占据较大份额;国内市场水电巨型水电机组已逐步投放市场;大型贯流式机组批量投放市场,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大型抽水蓄能机组已开始起步,正在进行技术引进与合作制造。
火电方面:135、200、300、600MW系列火电机组批量投放市场,100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开始投放市场。
核电方面:公司以主承包商身份获得岭澳II期1000MW级核电机组常规岛、核岛合同,正在加紧研制。随后公司再获宁德、红沿河等多台核电发电机合同。
气电方面:已成功制造F级重型燃机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发电机,并获得后续项目合同。
在国际市场开拓方面,公司以印度、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国家为主要市场,产品出口取得不错业绩,先后夺得了叙利亚迪什林6×12.5万千瓦轴流式水电机组、同奈4电站2×17万千瓦混流式水电机组和伊朗4×32.5万千瓦、印尼2×30万千瓦、印度6×6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等众多出口项目。其中,越南同奈4#电站2×17万千瓦、印度6×6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是我公司单机容量最大的水、火电出口项目。
公司始终坚持 “24小时服务精神”,秉承“始于用户所需,终于用户满意”的服务理念,竭诚为广大用户提供快捷、周到的服务。
五、质量保证与控制公司坚持“严明责任,持续改进,追求用户满意,树立一流品牌”的质量工作方针,通过不断改进、完善和创新质量管理,产品质量水平稳步提高。
全面推进质量体系认证,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先后通过了GB/T1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ISO10012计量体系认证以及军工质量管理体系GJB9001A-2001认证以及核电质保体系审核。
公司积极倡导“一次就把工作做好”的工作理念,通过健全质保体系、完善控制程序、组织质量攻关、推行“质量责任传递卡”、实施“质量业绩等级”制度等一系列质量管理和改进措施,广大干部职工的质量意识不断增强,单位质量损失额逐年下降,公司质量声誉不断提高。
六、企业文化建设近年来,面对市场的快速发展及业内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公司提出“规范、明确、高效”的管理理念,倡导“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积极创建学习型企业。
在实践方面,注重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及企业宗旨和企业精神等文化理念的教育,倡导敬业,强调执行,提高了广大干部职工的职业素养和执行能力,有效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不断进取、不断超越的生机与活力;同时,公司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的思想,深入开展全员培训,实施“素质工程”,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极大提高,企业社会形象稳步提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