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浩

1、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原第一书记沈浩[1],男,1963年出生,2009年11月6日去世。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为安徽省财政厅派驻小岗村的选派干部,在小岗村村民中享有很高的声誉。2004年到小岗村工作以来一直为小岗村的发展兢兢业业,先后为村里修了公路、为散居的二十六户村民集中盖了住宅楼并在村里成立了大包干纪念馆。
沈号在小岗村住下来了,一住就是几年。处处为村里谋规划、办实事,大年三十还泡在村里,几年来一直租住在村民家中。
2006年底,沈浩在小岗村任职三年届满,村民强烈要求把沈浩留下来,二十多年前集体按下手印的故事再次在小岗村发生。村民派了十个代表,按下手印到安徽省组织部、财政厅要求沈浩留在小岗村,再带领他们干三年。
办工业、兴商贸 、科学种田,以市场经济的头脑发展种植、养殖和高效农业……六年来,沈浩为带领着小岗村做了太多的事。农家乐生态游促进小岗村振兴发展,“大包干”纪念馆每年接待各地游客万余人次……
2006年,小岗村跻身2005年度“全国十大名村”,2007年初,小岗村被授予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一个美丽、和谐、富裕、文明的的社会主义新小岗重新向世人展示着它独有的魅力。
2009年11月6日,江河含悲、小岗村动容。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在小岗村临时租住的房子内去世,年仅46岁。
2009年11月8日,安徽省委书记王金山、省长王三运等看望沈浩同志亲属,并转达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批示和亲切慰问。
[2]应小岗村村民强烈请求,沈浩同志亲属同意将沈浩同志骨灰安葬在小岗村公墓。
2、清朝书画家[清]沈浩,字文渊,号梦花,别号紫石山人,浙江桐乡人。云岚次子。幼颖异,九岁即能纵笔作大字。山水以董源、董其昌为法。惜年甫逾弱冠而卒。著凝碧轩遗稿,徐雪庐为之序。《墨林今话、清画家诗史》
3、无锡海关党组成员、副关长沈浩,男,1954年7月出生,

汉族,浙江省诸暨人,中共党员,中央党校函授本科毕业,现任无锡海关党组成员、副关长,三级关务监督。历任解放军某部营长;南京海关驻邮办副主任;南京海关监察室监察员;南京海关驻苏州海关纪检监察特派员;南京海关监察室副处级监察员、副主任。
分管纪检监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4、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副主任、副教授

沈浩,男,一九七三年四月生于杭州。一九九一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书法专业,一九九五年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后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美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副主任、书法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评审委员,篆刻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西泠印社社员,浙江省政协诗书画之友社理事,浙派中国书画研究院副秘书长,浙江省海峡两岸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会理事。书法篆刻作品曾获浙江省首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陆维钊奖(特等奖)、第二届全浙书法篆刻大展金奖、西泠印社第三届国际书法篆刻展西泠印社奖、全国首届扇面大展二等奖,入展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中国首届『兰亭奖』作品展、中国近现代书法展、当代篆刻艺术大展等国家及省级展览二十余次,2007年获首届中国书坛兰亭雅集活动“兰亭七子称号”。主要论文有《隋代楷书论》、《论明代晚期的书风特征》、《隋唐浙江书法史》、《元初文人与印学发展》等,编著教材有《中国水墨画教材——书法篆刻》中、日文版,《篆印历史与技法》、《中国老年大学书法教程》等多部。
5、中国寻人第一人

沈浩,男,1968年出生,安徽滁州人,2001年8月注册成为中国志愿者,同年创建寻人启事网站。八年来,沈浩的网站成为寻人界知名度、成功率最高的寻人网站。近三年,发展网外服务,行程二十万公里,到达23个省80多个城市,发“寻子扑克” 、拍 “DV寻人”,多渠道广泛传播失踪人口信息。
沈浩对社会的贡献在于,以民间的方式,普及网络寻人理念,开发寻人广告品,让失踪者家庭这一特殊弱势群体得到社会的关注。
沈浩于2003年荣获“滁州市首届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称号,2005年荣获“安徽省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2006年和2008年荣获“安徽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称号,2007年荣获“合肥十大新闻人物”称号。
包括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纽约时报在内的国内外报道沈浩事迹的媒体超过400家,他被传媒誉为“中国寻人第一人”。
6、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副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传播学研究方法、应用统计学和市场研究。
IPSOS(中国)市场研究有限公司首席顾问,中国传媒大学数据挖掘研发中心主任,调查统计研究所副所长,15年的数据分析的专业经验,精通各种统计技术的分析方法和分析软件,在统计行业和市场研究行业享有较高的声誉,擅长市场研究和模型,主要包括:结合分析、满意度分析、抽样设计、多变量分析,市场细分和数据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