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炭疽
简介
由炭疽杆菌引起的急性、烈性、败血性传染病。特征为突然倒毙,昏迷,倒卧,呼吸困难,濒死期天然孔流血。本病疫区加强预防接种,发现病畜立即封锁疫点,疫群用抗血清和疫苗紧急预防,病畜严格隔离治疗,以抗菌消炎、清热解毒为原则。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动物急性、烈性传染病。各种动物均可感染,其中以草食动物最易感。病死畜的血液、内脏和排泄物中含有大量菌体,如果处理不当即可污染环境、水源、造成疫病传播。建康动物经消化道感染,也可经皮肤(主要是吸血昆虫叮咬)和呼吸道(吸入带有芽胞的粉尘)感染。猫、狗、野生动物易感性虽差,但可带菌,从而扩大传播另外,被污染的骨粉、皮毛也是传染源。炭疽病可呈地方流行,一般为散发。患炭疽病的尸体不许剖检,应深埋或焚烧。这样可避免尸体内的炭疽杆菌与空气接触,形成芽胞。因为,炭疽杆菌较容易被各种消毒药、高温和腐败条件杀灭,而炭疽芽胞可在土壤、污水和皮毛上多年不死,在干燥状态下可存活20-30年。本病的潜伏期为1-5天。
症状
羊为急性发作,表现磨芽,发抖,行路摇晃,最终全身痉挛而死。牛多为急性型,病畜发烧42℃,呼吸困难,可视粘膜蓝紫色,有出血点,瘤胃膨气,腹疼,全身战栗,昏迷,1-2天死亡。死前有天然孔出血,病程较长时(2-5天)可见颈、胸、腹部皮肤浮肿 。
剖检
羊由于急性死亡多无明显变化。牛表现为急性败血症、天然孔出血,脾肿大几倍,血不凝固、脾髓及血如煤焦油样(这是由于脾髓极度充血、出血、淋巴组织萎缩和脾小梁平滑肌麻痹所致),切片中有大量炭疽杆菌;内脏浆膜有出血点;皮下胶样浸润;肺充血、水肿;心肌松软,心内外膜出血;全身淋巴结肿胀、出血、水肿等。
诊断
根据症状、病变可疑炭疽时,应慎重剖检,取耳血一滴作涂片,用美蓝和瑞氏染色、镜检,若见多量单个或成对有荚膜、两端平直的粗大杆菌,可初步诊断。确诊应做细菌分离,接种小白鼠和做炭疽沉淀试验(Ascoli 反应)。
预防
确认炭疽后立即上报有关单位;封锁现场,彻底消毒污染的环境、用具(用20%漂白粉),毛皮饲料、垫草、粪便焚烧;人员、牲畜、车辆控制流动,严格消毒;工具、衣服煮沸或干热灭菌(工具也可用0.1%升汞液浸泡)。种畜用抗炭疽血清和磺胺、青霉素治疗,易感群应每年接种炭疽芽胞苗一次,尸体深埋或焚烧。
治疗
〔处方1〕(1)抗炭疽血清200ml用法:牛一次静脉注射,羊用30-60ml。12h 后重复次。(2)青霉素400万IU注射用水20ml用法:牛一次肌肉注射,羊用80万IU,每日2次,连用3-5d。说明:也可用复方磺胺嘧啶钠注射液,按1kg体重20-25mg用药。每日2次,连用5d,首次量加倍。也可用广谱抗菌素。
〔处方2〕预防无毒炭疽芽胞苗 1ml用法:牛一次皮下注射,绵羊减半。
〔处方3〕预防II号炭疽芽胞苗 1ml用法:牛羊一次皮下注射,每年1次。注:重症配合强心、补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