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港经济开发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广西钦州港经济开发区位于我国南海的北部湾北部的钦州湾内,其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它是我国西南海岸上的天然深水良港,水域宽阔,风浪小,来沙量少,岸滩稳定,具有建设深水泊位的有利条件。开发区内的钦州港于 1992 年 8 月动工建设, 1994 年 1 月简易投产; 1997 年 6 月,钦州港作为国家一类口岸正式对外开放。 2000 广西区党委、区人民政府在《广西南北钦州防区域经济规划纲要》中,将钦州定位为临海工业城市,把钦州港定位为临海工业港。根据地质勘察情况表明,钦州港天然深水岸线 63 公里 ,内湾深槽天然水深一般 -15 — -22 米 ,最深处达 -28.5 米 ,避风、回淤小、港池宽、潮差大,是我国非常宝贵的天然深水良港。规划 10 个作业区,可建 l—30 万吨级深水泊位 200 个,其中 10—20 万吨级大型深水泊位 30 多个, 25—30 万吨级若干个;整个港口远期年吞吐能力可达亿吨以上。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广西钦州保税港区于2008年5月29日获国务院批准设立,钦州保税港区是继上海洋山、天津东疆、大连大窑湾、海南洋浦、宁波梅山之后的全国第6个保税港区。这也是继2008年1月16日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后党中央、国务院支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又一重大举措,是北部湾经济区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该保税港的设立在增强区域综合吸引力和竞争力,深化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带动西南、中南和华南地区的开放合作,加快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建设等方面,都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广西钦州保税港区的发展定位是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核心平台,是中国—东盟合作以及面向国际开放开发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未来的发展目标是要立足北部湾、服务“三南”(西南、华南和中南)、面向东南亚,力争成为运行高效、功能完善、开放度高的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物流枢纽和资源配置枢纽,进一步促进广西北部湾港口成为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根据国务院批复,钦州保税港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港区北至金光工业园启动区,西至钦州港10万吨进港航道,东至大环作业区后方陆域,南至大榄坪南作业区。钦州保税港区的功能和税收、外汇政策按照《国务院关于设立洋山保税港区的批复》的有关规定执行,实行封闭管理。钦州保税港区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逐条建成”的原则,分三期进行建设。第一期工程建设2.5平方公里,总投资估算31.34亿元,其中经营性项目投资23.35亿元,非营利性项目7.99亿元。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全面开工建设,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启动。保税港区范围内首期两个10万吨级深水泊位已于2007年5月开建,现已完成投资8400万元。直通保税港区的大榄坪二号路去年5月动工建设,工程项目进展较为顺利,已全部完成长5.5公里的简易路面工程,累计完成投资6564万元,占投资总额的49%,2008年底可全面竣工。按要求,一期所有工程将于2009年10月底前竣工,2009年12月底实现封关运作。第二、三期的建设,将视保税港区的发展实际适时实施。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