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墓逵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林墓逵(1869~1912.2)字仲宾。山东威海市文城东关人。家贫,幼年丧父,跟兄少伯读书。天资聪慧,生性耿介,倜傥不羁。20岁中秀才。未及,兄逝,与嫂、侄同居,边耕边读。光绪丁酉(1897)科,以三魁登乡榜,甲辰(1904)恩科成进士。历任浙江省宣平、归安县知事。克己奉公,卓有政声。时值清末,朝政腐败,基逵暗抱苦痛,叹息身既任公职,却不能造福于民众。因屡次冒犯上司,终被革职。此后,环游南方各省,接受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返乡后,于1912年1月18日夜,会同丛琯珠等革命党人,赶走清文登知县,声援武汉,成立文登县临时军政分府,被举为临时审判厅长。工作才半月,积案尽理,民无冤狱。不料复辟势力猖獗,2月7日,麋集县城,昼夜围攻。基逵认为民众无知,不了解革命大理,如武力相加,会引起更大规模的对立。当即拍案大呼:“当年的郭子仪,就是我的榜样!我何不前去劝说、疏导他们呢!”于是,带着大侄儿钧宝同行。中途即被“乡兵”捆绑,受尽凌辱殴打。1912年2月12日,与其侄儿钧宝、钧实及丛华臣等21人,同时在城东北濠树林中就义,年仅43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