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萸内消圆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名称:茱萸内消圆

拼音:Zhū Yú Nèi Xiāo Yuán

处方:山茱萸(捣、去核、取肉微炒)、桔梗(水浸一伏时滤出、慢火炒乾为度)、白蒺藜(炒、去刺)、川乌(炮、去皮、脐)、肉桂(去粗皮)、茴香(舶上者、淘去沙石、焙乾)食茱萸、吴茱萸(微炒)、青皮(去白),各二两;海藻(洗、焙)、五味子(净拣)、大腹皮(酒洗、焙)、玄胡索,各二两半;桃仁(去皮、尖及双仁、麸炒、别研)、枳实(去瓤、麸炒)、陈皮(去白),各一两;川楝子(炒)三两,木香一两半。(一方无枳实、陈皮。桃仁、玄胡索、川楝子、木香)

制法:上为末,酒糊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肾经虚弱,膀胱为邪气所搏,结成寒疝阴俉,偏火上攻,脐腹疼痛,肤囊肿胀,或生疮疡,时出黄水,腰脚沉重,足胫肿满,行步艰辛,服之内消,不动脏腑。

用途用量:温酒下三十圆,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