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液异常
精液由精子和精浆组成,其中精子占10%,其余为精浆。它除了含有水、果糖、蛋白质和脂肪外,还含有多种酶类和无机盐。精液中含有锌元素。在生育过程中,精子与卵子结合后形成受精卵,发育成胚胎,一个新生宝宝就是这样诞生。可见精子在繁殖生育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精液异常分为精液异常和精子异常两类,前者指精液量的多寡,颜色异常、质的异常,后者指精子量的多少,质的异常、畸形等。
精液异常临床表现精液异常需通过实验室检查方可诊断,精渣异常症常是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而较一般的男性性功能障碍治疗困难。
正常精液的生理数据,即正常值应为:精液量(2~6毫升)、精液酸碱度(7.2~7.8)、精液液化时间(20分钟完全液化)、精子量(2000万~2亿/毫升)、精子活动力(前向运动精子定量,第1小时不少于60%,2~3小时不少于50%)、精子存活率(死精子不大于50%)、精子形态(正常形态精子不少于70%)、精液酸性磷酸酶(2.5~6万单位/毫升)、精液果糖(150~800毫克/100毫升)。
A.精液增多症和精液减少症:一般正常一次性排出的精液量为2~6毫升,少于1.5毫升为精液减少症,多于6毫升为精液增多症,精液增多不等于精子增多。
B.血精:精液中混有血液,重症肉眼可见精液有血,称为“肉眼血精”;轻症肉眼不见,但借助显微镜可见红细胞,称为“镜下血精”。
C.精液不液化症:一般正常的精液呈均匀流动液体,如果离体精液在室温下(22~25摄氏度)60分钟仍不液化或仍含有液化的凝集块,称为“精液不液化症”,则影响精子的凝集或制动,减缓或抑制精子正常运动。
D.精子减少症和精子增多症:一般正常的一次精液中含有精子数为2000万~2亿/毫升,精子数低于2000万/毫升者为精子减少症,精子超过3亿/毫升者为精子增多症。
E.无精子症:三次精液检查均未发现精子者为无精子症,无精子症又分为“先天性无精子症”和“阻塞性无精子症”两种,前者指睾丸生精细胞萎缩、退化,不能生成精子;后者指睾丸能产生精子,但输精管阻塞而不能排出精子。
F.死精子症:精液中精子成活率减少,精液检查中发现死精子超过40%者为死精子症,亦称死精子过多症。但是因检查方法不当或未按正常方法搜集精液,而人为造成的死精子增多,称为假死精子症,必须予以鉴别。
G.精子畸形症:精液中畸形精子超过20%,畸形精子包括头,体、尾的形态异常,或头体混合畸形。
H.精子凝集症:由于存在精子抗体,导致精子自身凝集,通过精子凝集试验和性交后试验均见精子凝集者为精子凝集症,须与精囊不液化症相鉴别。
I.精子活动力异常症:精子的活动力可分类5级,0级为无活动力;1级为活动力差,精子只能原位移动或旋转;2级为活动力中等;4级为活动力很好,精子很活跃地向前呈直线运动;3级为介于2级和4级之间,表示精子活动力良好。
精液异常导致的不育少精症不育:少精症在男性不育症中最为多见,它会降低生育能力,甚或导致不育,这种不育属于相对不育之范畴。
死精症不育:死精症亦是不育的常见原因之一,它是指多次精液检查,精子均系死亡者。正常情况下,精液排出体外1小时之内,正常存活的精子应70%以上,如死精子超过40%即可引起不育。精子存活时间应保持6小时存活率20%以上,如6小时之内已无存活精子,即可引起不育。精子的活动与精囊所含之果糖有直接关系,果糖减少,营养缺乏,则精子死亡率较高。另外,维生素A、E的缺乏对精子的活动也有很大的影响。精子中有一定数量之畸形精子是难免的,一般认为10%以内可称正常,超过10%以至达到20%则引起不育,因为此种情况下,多伴有液化差,活力低等精液质量问题。
血精症不育:血精引起的不育并不常见,正常精液呈灰白色或略带黄色,如射出的精液为浅红、红色或棕红,或有血丝、血块,或在显微镜下可见红细胞,统称为血精。
精液不液化不育:精液不液化在男性不育症中较为常见,正常射出的精液呈液体状态,但立即凝固成胶冻状,约经10-20分钟就液化成水样液体,此一过程称为精液的液化,属正常的生理现象。如精液排出体外,超过30分钟仍呈胶冻状导致不育,则属于病理情况,称为精液不液化。
精液异常检测手段精子膨胀试验技术
精子在低渗环境中为维持精子膜内外液体平衡,水分子将大量透过胞膜进入胞内,导致细胞膨胀,精子外形改变。精子膨胀试验技术利用这一原理,成为当今快速简便、结果准确、有效测定精子膜功能的理想方法,能准确反映精子功能,并预测精子受精能力,为不育症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对继发性不育患者检测更有价值。
多重精子指数缺陷测定技术
了解精子质量状况的有效检测方法,可以准确区分精子形态正常与异常百分率,同时细化畸形精子分类,更准确地测定畸形精子指数和精子畸形指数等。此方法广泛用于不育症原因检查与分析,为不育症临床有效治疗提供科学客观依据,确保治疗的针对性。
MAR—test间接法检测抗精子抗体技术
是一种成功地综合了混合凝集反应与间接检测技术于一体的不育检测方法,以血清、宫颈粘液或精液为检测载体,通过高倍光学镜或显微镜放大400—600倍进行观察。通过计数凝集成块不能前进的精子量所占比例,判断是否为免疫性不育,是目前较为适用且结果准确的抗精子抗体性不育症检测方法之一。
精液异常检查三大误区
第一个误区:男方身体很健康,精液检查不用做。
受传统的封建思想影响,觉得生不出孩子是女方的事,丈夫总怪妻子“一块咸碱地,种啥都不长!”所以,有许多不孕不育夫妇治疗多年,但一直是女方在医院奔波,男方不愿做最基本的检查。
第二个误区:如精液检查结果正常,那就是女方的问题。
在日常门诊治疗中,有许多丈夫是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着精液检查的结果的,一旦被告知此次化验结果指标在正常范围内时,会长长松口气告诉自己的妻子:“我是好的,那是你的问题!”这种非此即彼的判断其实又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因为精液检查结果正常≠可以生育。
精液常规检查结果只可以从精液的量、气味、颜色、液化时间和精液中精子的数量、活动力、活动率、形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而精子内部结构的正常、受精能力和遗传物质的完整是无法得知的。即只能了解其“外在形象”,却无法知道其“内在质量”。
另外,在所有的不育夫妇中约有10%属于原因不明性不育,夫妇双方目前可以做的所有检查可以是正常的,但就是不能怀孕。有的夫妇由于不能生育而离婚,当他(她)再次结婚时,又很容易怀孕了。所以,如精液检查结果正常,在女方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后,如果基本正常,那男方还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第三个误区:精液常规检查一次就可以了。
在男科门诊中经常发现,有些患者在拿到第一次的精液常规检查报告后,就急于要知道自己的情况好不好,可不可以使女方怀孕。其实这时下结论为时过早了。
我们知道,男性的精液的状况受其它因素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与取精与上次射精的间隔时间、取精前2周有无洗桑拿、有无服用影响精子活力的药物、检查的人员机器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一次精液的检查有时不能完全正确反应精液的真实状况。
为此,世界卫生组织特别要求精液常规检查要在2周内连续检查2次以上才可以根据结果下诊断。所以,我们在拿到报告后不要急于下结论,特别是结果不正常的,有时要连续3次后才能明确。
精液异常治疗五子衍宗活精汤加减,壮阳补肾、养津生精(补肾生精)。原方的确是经典方“五子衍宗丸”加味方,但不是唯一经典方。临床效力较著的是:五子衍宗丸、续嗣丹、广嗣丸的合用方。改方正是三方加减组合成的男子无子精气清冷的补肾良方。适用于无精子不育男子。具有补肾生精功用。可用于西医男性科的少精症、无精症、精子畸形,活动力差,睾丸发育不良,性功能减退等。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正常精液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所规定的正常精液标准,判断精液是否正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精液量:正常≥2ml。大于7ml时为过多,不但精子密度降低,而且易从阴道中流出,以致精子总数降低,常见于精囊炎;小于2ml为精液量过少,但通常以1ml以下为过少。此时精液与女性生殖道接触面积小,或因粘稠不利于精子进入女方宫颈口而导致不育,常见于严重的副性腺炎症、睾酮水平低下、射精管梗阻、逆行射精等。
(2)颜色:正常是灰白色或略带黄色。乳白色或黄绿色提示生殖道或副性腺存在炎症;粉色、红色、显微镜下见红细胞者为血性精液,常见于副性腺、后尿道的炎症,偶可见于结核或肿瘤。
(3)酸碱度:精液正常的pH值为7.2~7.8。小于7.2见于射精管梗阻或受尿液污染;大于7.8见于精囊炎症或标本陈旧。
(4)液化时间:正常精液射出后,在精囊凝固酶的作用下变为胶冻状,经15~30分钟在前列腺液化酶的作用下变为液体,此为精液液化。射出精液30分钟后,精液仍不液化属于异常。
(5)粘稠度:将玻璃棒接触已经液化的精液,轻轻提捧,可形成精液丝,正常时其长度小于2 cm。
(6)精子计数:一般以每毫升精液中的精子数表示。正常计数≥20×10?6/ml。低于此值为精子过少,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生精功能障碍等,可因精子进入子宫腔及输卵管的机会减少而致生育力低下或不育。如精子计数大于250×10?6/ml为精子过多,因其活动力受影响也可导致不育。
(7)精子形态:正常形态的精子≥50%,否则可造成不育。
(8)活动力:精子中呈直线迅速向前运动者≥50%。
(9)存活率:通常指射精后1小时内检查,活精子≥50%。导致精子活动力及存活率降低的常见原因有副性腺炎症、精索静脉曲张、慢性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纤毛呆滞综合征、精液中存在抗精子抗体或标本贮存不当。
(10)白细胞:正常精液中白细胞<1×10?6/ml。白细胞增多表明生殖道或副性腺存在感染。精液检测技术系列——检测精子质量一、精子膨胀试验技术
精子在低渗环境中为维持精子膜内外液体平衡,水分子将大量透过胞膜进入胞内,导致细胞膨胀,精子外形改变。精子膨胀试验技术利用这一原理,成为当今快速简便、结果准确、有效测定精子膜功能的理想方法,能准确反映精子功能,并预测精子受精能力,为不育症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对继发性不育患者检测更有价值。
二、多重精子指数缺陷测定技术
了解精子质量状况的有效检测方法,可以准确区分精子形态正常与异常百分率,同时细化畸形精子分类,更准确地测定畸形精子指数和精子畸形指数等。此方法广泛用于不育症原因检查与分析,为不育症临床有效治疗提供科学客观依据,确保治疗的针对性。 三、MAR—test间接法检测抗精子抗体技术
是一种成功地综合了混合凝集反应与间接检测技术于一体的不育检测方法,以血清、宫颈粘液或精液为检测载体,通过高倍光学镜或显微镜放大400—600倍进行观察。通过计数凝集成块不能前进的精子量所占比例,判断是否为免疫性不育,是目前较为适用且结果准确的抗精子抗体性不育症检测方法之一。
造成精液异常的因素性传播性疾病
性传播性疾病一般是引起精液异常出现的常见原因,关于本病的一般表现主要有:它可造成精子活动率下降,这与附性腺功能的紊乱特别是与附睾炎有关。不可忽视的是,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在临床上也是很常见的,而且这些感染并没有显著的症状,更有一定的隐蔽性。
腮腺炎
青春期前后发生腮腺炎,并不会引起无精子症的发生率增加,但是伴有较高的异常精液的可能性。青春期后发病者精子密度明显低于未发病者或青春期前发病者。腮腺炎病人中仅有4.4%合并有睾丸炎 。青春期前患病者很少合并睾丸炎,但是青春期后患病则可以发生。睾丸炎显著影响精子质量,增加无精子症的发病率,特别是双侧睾丸炎。无论是单侧或双侧睾丸炎,精液分析异常者增加。总之,腮腺炎特别是合并睾丸炎时,对生育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附睾或睾丸炎
附睾或睾丸炎也是常见的疾病,这类病人的精子密度和活动率显著低于无这种病史的人,睾丸体积较小。尿道症状可能有免疫因素,附性腺炎症的发生率也较高。
泌尿系统疾病
如果排尿困难、尿频、血尿等症状,应该排除精囊炎、前列腺炎 等可能。这些病人有较高的无精子症的倾向,更常见精液质量异常,特别是精子形态和活动率较低。有泌尿系统症状的患者中,27%前列腺液化验异常,或者精液细菌学、细菌学或生化学检查异常,应该进一步检查确诊。[1]
其他疾病
支气管炎也可能导致精液异常,支气管炎常常是延及全身的纤毛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这类病人中,无精子症发生率显著增高。所有这种病人的睾丸容积正常,说明无精子症是由于输精管道堵塞引起的。支气管炎患者的精液分析异常率增高,精子平均密度和向前运动的精子比例较低。糖尿病也是常见的,糖尿病与射精
功能障碍相关,并不引起无精子症或者精子质量异常,所以,糖尿病对生育的影响是通过性功能紊乱而造成的。具有神经系统病史的患者常常表现为射精障碍,但无精子症和精液质量异常的发生率并无增加。
精液异常的原因一是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所致的精子精液异常,如各类细菌、病毒、支原体、寄生虫、结核菌、淋球菌等引起的泌尿生殖道炎症。[2]二是内分泌功能紊乱所致的精子精液异常,如下丘脑—垂体—睾丸轴的功能下降、甲减、甲亢等。
三是精索静脉曲张所致的精子精液异常。
四是先天性生殖系统异常或遗传性疾病所致异常。
五是受外界影响,如服药、工作、生活环境及不良嗜好等引起的精子精液异常。
精液异常的基本症状A.精液增多症和精液减少症:一般正常一次性排出的精液量为2~6毫升,少于1.5毫升为精液减少症,多于6毫升为精液增多症,精液增多不等于精子增多。
B.血精:精液中混有血液,重症肉眼可见精液有血,称为“肉眼血精”;轻症肉眼不见,但借助显微镜可见红细胞,称为“镜下血精”。
C.精液不液化症:一般正常的精液呈均匀流动液体,如果离体精液在室温下(22~25摄氏度)60分钟仍不液化或仍含有液化的凝集块,称为“精液不液化症”,则影响精子的凝集或制动,减缓或抑制精子正常运动。
D.精子减少症和精子增多症:一般正常的一次精液中含有精子数为2000万~2亿/毫升,精子数低于2000万/毫升者为精子减少症,精子超过3亿/毫升者为精子增多症。
E.无精子症:三次精液检查均未发现精子者为无精子症,无精子症又分为“先天性无精子症”和“阻塞性无精子症”两种,前者指睾丸生精细胞萎缩、退化,不能生成精子;后者指睾丸能产生精子,但输精管阻塞而不能排出精子。
F.死精子症:精液中精子成活率减少,精液检查中发现死精子超过40%者为死精子症,亦称死精子过多症。但是因检查方法不当或未按正常方法搜集精液,而人为造成的死精子增多,称为假死精子症,必须予以鉴别。
G.精子畸形症:精液中畸形精子超过20%,畸形精子包括头,体、尾的形态异常,或头体混合畸形。
H.精子凝集症:由于存在精子抗体,导致精子自身凝集,通过精子凝集试验和性交后试验均见精子凝集者为精子凝集症,须与精囊不液化症相鉴别。
I.精子活动力异常症:精子的活动力可分类5级,0级为无活动力;1级为活动力差,精子只能原位移动或旋转;2级为活动力中等;4级为活动力很好,精子很活跃地向前呈直线运动;3级为介于2级和4级之间,表示精子活动力良好。
精液异常症均需通过实验室检查方可诊断,精渣异常症常是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而较一般的男性性功能障碍治疗困难。
正常精液的生理数据,即正常值应为:精液量(2~6毫升)、精液酸碱度(7.2~7.8)、精液液化时间(20分钟完全液化)、精子量(2000万~2亿/毫升)、精子活动力(前向运动精子定量,第1小时不少于60%,2~3小时不少于50%)、精子存活率(死精子不大于50%)、精子形态(正常形态精子不少于70%)、精液酸性磷酸酶(2.5~6万单位/毫升)、精液果糖(150~800毫克/100毫升)。
精液异常注意事项1、多参加锻炼。研究表明,男性身体过度肥胖,会导致腹股沟处的温度升高,损害精子的成长,从而导致不育。
2、多吃绿色蔬菜。绿色蔬菜中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E、锌、硒等利于精子成长的成分。3、放松心态。精神压力过大也对精子的成长有负面影响,所以男性应适当放松自己。
4、经常去诊所体检。病菌感染也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因素,应该经常到医师那里,接受衣原体、前列腺的相关检查。
5、少去桑拿房、蒸气浴室。高温蒸浴直接伤害精子,还抑制精子生成。
6、戒烟戒酒。数据显示,吸烟、饮酒是精子数量、质量下降的最主要因素。
精液异常宜食物品米油
俗称粥油、米汤。为煮米粥时,浮于锅面上的浓稠液体。古代医家认为,米油能滋阴,长力,肥五脏,实毛窍。如《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米油,最肥人,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以其滋阴之力,胜于熟地也。每日能撇出一碗,淡服最佳。”清代著名食医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中亦说:米油“补液填精”,甚至认为“以浓米汤代参汤,每收奇绩”。《紫林单方》还介绍:“治精清不孕:煮米粥滚锅中面上米沫浮面者,取起加炼过食盐少许,空心服下,其精自浓。”所以,男子精少精稀精清而不育者,宜多食常食,不因其平淡无奇而小视之。
雀卵
俗称麻雀蛋。精液异常而不育者宜常食之,古人认为雀卵令男子“多精有子”,有补肾阳,益精血,调理冲任二脉的功效。如《本草纲目》中说:“今人知雀卵能益男子阳虚,不知能治女子血枯,盖雀卵益精血耳。”故对男子阳痿或精少不育者皆宜。《本草经疏》亦云:“雀卵性温,补暖命门之阳气,则阴自热而强,精自足而有子也。”
麻雀肉
性温,味甘,有壮阳气、益精血、暖肾脏、缩小便的作用。唐代食医孟诜早已说它能“续五脏不足气,助阴道,益精髓。”宋。苏颂曾介绍:“今人取雀肉,和蛇床子熬膏,和药丸服,补下有效,谓之驿马丸,此法起于唐世,云明皇常服之有验。”故阳痿不育或是精冷精少不育者,宜常食之。 羊肾 俗称羊腰子。性温,味甘,中医认为它有补肾气、益精髓的作用,对男子精冷精清者尤宜。《食医心镜》有一法:“治肾虚劳损精竭:羊肾一双,去脂,细切,于豉汁中以五味如常法作羹食,作粥亦得。”
狗肉
性温,味咸,根据历代医家临床经验,狗肉有补中益气、温肾助阳、补肺气、固肾气、实下焦、填精髓、暖脾胃、益气力、强腰膝等功效。《本经逢原》还说:“犬肉,下元虚人,食之最宜。”故凡肾亏精少精清等精液异常症患者,宜常食狗肉,裨益颇多。
鹿胎 为梅花鹿的胎兽及胎盘。性温,味甘咸,有益肾壮阳、补虚生精之功。《本草新编》云:鹿胎“健脾生精,兴阳补火。”《四川中药志》亦云:“能补下元,调经种子,治血虚精亏。”尤其是肾阳虚弱,真元不足的精液异常症,精液中精子总数稀少,成活率低下,精子活动力弱,精清精寒之人,食之最宜。
枸杞子
性平,味甘,有添精益髓、补精壮阳、益肾明目的作用。南北朝。陶弘景云:“枸杞子补益精气。”《药性论》载:“能补益精气诸不足。”《本草经疏》补充说:“枸杞子能生精益气,阴生则精血自长。”可见,枸杞子适宜肾亏精液异常者食用。
胡桃肉 性温,味甘,为补肾果品,凡肾虚不固,或肾阳虚衰,或肾不纳气等引起的耳鸣、尿频、腰脚疼痛、气喘、齿落、发白,以及阳痿、滑精、遗精、早泄、精冷、精少等皆宜食之,可以起到补肾气、暖命门、益精血、固下焦、强腰膝的作用。精液异常症的男子,宜经常嚼食,裨益颇多。
山药 性平,味甘,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作用,精稀精少者宜食。《本草正》云:“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清代名医陈修园说得极妙:“山药生捣最多津液而稠黏,能补肾填精,精足则阴强。”山药既是滋补强壮食品,又是中医“上品”之药,对于肾虚精液异常症,宜多食常食久食,更为有益。
肉苁蓉
性温,味甘酸咸,可以补肾、益精、温阳,尤其是益精之功颇著,对男子精少精寒精清的精液异常症,最有裨益,历代医家颇多称赞。如最早的中药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多子。”明代医家缪希雍说得更好:“肉苁蓉,滋肾补精血之要药,酸能入肝,咸能滋肾,肾肝为阴,阴气滋长,肾肝足,则精血日盛,精血盛则多子。久服则肥健而轻身,益肾肝补精血之效也。”清代名医叶天士亦云:“肉苁蓉补益精髓,精足则气充,故益精气,精气足所以多子。”凡精液异常而导致的男子不育症,宜常食之。
何首乌 性微温,味苦甘兼涩,历代医家均认为首乌有补肝肾、敛精气、黑髭发、悦颜色、长筋骨、益精髓的作用。宋代即有“久服令人有子”之说。《本草经疏》亦载:“肝主血,肾主精,益二经,则精血盛,故能令人有子。”《和剂局方》中有一“何首乌丸”,就是以何首乌研制而成的,可以“专壮筋骨,长精髓,补血气,久服黑须发,坚阳道,令人多子,轻身延年”。凡精液异常症患者,常食何首乌,最为适宜。但生何首乌不及熟何首乌,正如《江西草药》中所说:“制熟补肝肾,益精血。”
海参
性温味咸,能补肾益精,男子精少精稀精清者,宜常食之。对此,历代医家多有论叙。《本草从新》载:海参“补肾益精,壮阳疗痿。”《食物宜忌》亦云:“海参补肾经,益精髓。”《本草求原》还说:海参“润五脏,滋精。”古方中用于治疗男子之病,如梦遗,泄精,阳痿等病症,亦常用之。
人参
性温,味甘微苦,中医认为人参大补元气、增加气力、强壮体质。据现代药理研究,人参又能增强性功能,促进性腺激素样作用,促进男女性腺机能。所以,对于因性腺功能减退而导致男子精液异常症和不育症的患者,适宜服用人参。
哈士蟆油
俗称田鸡油。民间习惯用作强壮滋补食品,它有补肾益精、润肺养阴的功效。名医曹炳章指出:田鸡油“坚益肾阴,化精添髓,泽润肺脏,为脾肾虚寒,气不化精之要药”。凡男子肾亏、体质虚弱、精少精清不育者,尤为适宜。
阿胶
性平,味甘,有滋阴、补血、安胎之功,正因如此,民间习俗总以为阿胶专为妇女养血调经之用,实则不然,对男子精液异常症者,服之亦宜。早在《名医别录》中就有记载:阿胶治“丈夫小腹痛,虚劳羸瘦,阴气不足,脚酸不能久立,养肝气。”对此,明代医家缪希雍认为:这些丈夫病症,皆由于精血虚,肝肾不足,法当补肝益血。《经》曰:“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味者阴也,以药具补阴之味,俾入二经而得所养,故能疗如上诸症。”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也明确指出:阿胶能“添精固肾”。若能与胡桃、枸杞子、山药等一同服用则更佳。
黑芝麻
性平,味甘,能补肝肾、润五脏、填精益髓。男子精液异常症,多与中医的肝肾两经关系密切。《玉楸药解》早有记载:黑芝麻能“补益精液”。《本草经疏》亦云:黑芝麻“气味和平,不寒不热,益脾胃,补肝肾之佳谷也”。所以,精少精稀的男子不育之人,宜常食之。
紫河车
俗称胎盘。有补气、养血、益精的作用。明代医家吴球说它“治虚损劳极,益气补精。”《会约医镜》也认为,“凡腰痛膝软,体瘦精枯,俱能补益。”对肾虚体弱的男子精液异常症,常服自有裨益。
精液异常忌食物品牡蛎肉
性质偏凉,易伤阳气,凡男子因精寒不育者,切勿服食,或阳虚体弱滑精者,也当忌之。正如《本草求真》所言:“脾虚精滑者忌。”《本草经疏》亦云:“牡蛎,肾虚无火,精寒自出者非宜。”
芹菜
又称旱芹、药芹。性凉,味甘苦,具有一种特殊的香气。据报道,泰国一位女医生博差丽研究发现,芹菜具有减少男子精子数量的作用。因此,因精稀精少而不育的男性,应当忌食之。
精液异常症的男子忌吃各种冷饮、柿子、荸荠、柿饼、冬瓜、萝卜、生黄瓜、菜瓜、苦瓜、茄子、香蕉、西瓜、香瓜、竹笋、瓠子、莼菜、丝瓜、莴苣、芹菜、菊花脑、马兰头、豆腐、绿豆、绿豆芽、鸭肉、蟹、田螺、螺蛳、蚌肉、舰肉、薄荷、金银花、菊花、决明子、海带、地耳等性寒之物以及烟酒、辣椒、茴香、丁香、胡椒、花椒、芥末、洋葱、大蒜、胡荽等辛辣刺激性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