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后)
(笔名叶舟),1963年生,山东淄博人,哲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编审。1963年生,山东淄博人。先后在山东大学哲学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后又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已于2004年9月出站)。现为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主要从事先秦哲学、明清哲学的教学与研究,主要著作有《儒家文化的人学视野》、《荀子注释》等,主要社会兼任有:中国实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秘书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理事,中国现代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际儒学联合会普及委员会委员,《领导决策参考》专家委员会副主席;尼山圣源书院副秘书长,《中国人》杂志顾问,《和文化》杂志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客座教授,曲阜孔子学院兼职教授,徽州文化研究会特邀研究员、许衡研究会特邀研究员、武当山道教医学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山东大学北京校友会副会长等等社会工作,、
先后在《文史哲》、《中国哲学史研究》、《中国文化研究》《孔子研究》、《周易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等报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及图书评论7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获奖;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哲学动态》全文转载或论点摘登;出版专著《儒家文化的人学视野》及与人合注《·荀子校注》,主编有《古今中外争鸣集粹》、《较量:中国反贪历程》等。
研究领域: 中国历史哲学、先秦儒学、政治哲学、人学、明清实学及中国思想文化。
论 文
1、论明清时期的经世实学思潮 《文史哲》 2001年第4期
2、殷周至春秋时期神人关系之演进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0年第3期
3、从人学的视角看孔子“仁”之学说 《孔子研究》 2001年第4期
4、大学之道:建构以“三纲八目” 为核心的道德修养体系 《中国文化研究》 2001年第3期
5、走出理学:明清之际的两股主流思潮 《理论前沿》 2001年第17期
6、中国历史哲学: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 《理论前沿》 2000年第5期
7、中国实学思想研究随感 《理论前沿》 2000年第17期
8、对荀学研究中一种流行观点的质疑 《理论前沿》 1997年第11期
9、戴震论获取真理的途径 《理论前沿》 2002年第14期
10、荀子的人性论及其成人之道述评 《社会科学辑刊》 2001年第5期
图书评论
1、《孔繁森价值观研究》评介 《人民日报》 1998年7月18日
2、评《善恶之上:胡宏·理学·性学》 《光明日报》 2000年11月24日
3、评《西方国家政治腐败透视》 《新闻出版报》 1999年1月22日
4、评荐《孔繁森价值观研究》 《现代哲学》 1998年第8期
5、评《学风建设论纲》 《高校理论战线》 2000年第6期
6、《孔繁森精神与干部价值观》读后 《人民日报》 2000年7月4日
7、《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读后 《学习时报》 2000年8月28日
8、《历史责任与理论贡献》 《人民政协报》 2000年8月4日
9、评荐《邓小平理论论纲》 《新闻出版报》 2000年8月2日
10、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普及读本》 《中国教育报》 2000年10月18日
专 著
1、儒家文化的人学视野 专著 27万字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版
2 荀子校注 12万字 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3、中国反贪历程 主编 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