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是我的“仇人”
出版信息

书 名:《经济学家是我的“仇人”》
作 者:周洛华
定 价:28.00
页 数:219
字 数:250千
开 本:16
书 号:ISBN 978-7-203-06588-3
策 划:北京亨通堂文化策划与推广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版 别:2009年10月第一版
内容简介经济学堪称中国“显学”,经济学家堪称中国“智囊”。君不见,报纸、杂志、电视、书籍……触目所及之处,到处是经济学大师们的言论和身影。
可偏有一个渡海归来的金融学骑士,孤独而坚定地扬起了反“经济学”的大旗!
反对那些不懂装懂的经济学骗术,反对那些教条主义的经济学学究,反对那些误国害民的经济学蛀虫,反对那些无聊庸俗的经济学鼓手……说白了,就是反对那些扯虎皮、拉大旗的伪“经济学家”!
本书内容包罗万象,股市、房产、教育、政策、形式……立场鲜明坚定,语言铮铮有力,读来有金石杀伐之音。
从中,你可体味出一个爱国学者“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铁骨柔情!
作者简介周洛华,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之孙,美国Dartmouth学院Tuck商学院金融学博士后研究员,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金融学博士,现为上海大学房地产学院副院长, 金融学副教授。国内提出“通胀无牛市”的第一人。曾出版《金融工程学》(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经济学家是我的“敌人”》、《资产定价学》等多部著作。其论文“Why Hedging Strategy Is Not Applied Here”和“Real Option, Corporate Investment and Volatility Construct”分获2002、2004年度全美管理学会年度最佳论文奖“麦肯锡奖”提名。
编辑推荐金融学“疯子”还是骑士?继《经济学家是我的“敌人”》之后,顶级山寨金融学精英周洛华再推力作——《经济学家是我的“仇人”》!
本书用散文的笔法,从金融学角度针对中国和世界的金融市场,就各种政策、动态、发展和人物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既有对当权者的呼吁和提醒,也有对扯虎皮当大旗的经济学家的嘲弄和反驳;既有对劳苦大众的悲悯和声援,也有对权贵官僚的抨击和怒斥。爱国、爱民之心,拳拳动容。犹能可贵的是,本书文风汪洋恣肆、诙谐幽默,兼具了金融学的严谨知识性和散文的通俗趣味性。
运笔如刀,刀刀不见血砍向伪“经济学家”;最火爆的语言、最惊人的观点、最强劲的论据,将伪“经济学家”抽筋剥骨,追打得体无完肤!
如果你不愿被蒙蔽,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中国经济真相,就万万不能错过这本铮骨声声的“绝妙好书”!
宣传语有多少不懂装懂的“经济学家”在大放厥词、误导民生?
有多少业余“经济学家”在冒充专家,说着毫无营养甚至颠倒黑白的话?
有多少次我们觉得智商被侮辱、人格被践踏、权益被代表却不知如何自救、反驳?
经济学不是一颗坏种子,坏了的是那些打着经济学幌子招摇的伪经济学家!
愤怒无法告诉我们答案,看金融学斗士周洛华,如何用理性之剑迎击粉碎那些虚弱的伪经济学言辞!
名人推荐《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作者、著名评论家、《上海证券报》评论版主编时寒冰鼎力推荐:我非常喜欢洛华兄的文章。洛华兄的文字,言简意赅,通俗流畅,逻辑严谨,环环相扣。遇到有争议问题,往往自成系列,逐步深入,层层剖析,令人拍案叫绝。洛华兄每篇的观点都非常明确,极具前瞻性,基本都是一气呵成,不仅深刻、隽永,同时,也充满智慧的启迪,引人深思。这些简洁明了的文字,让读者得以跟随智者的脚步,理解和思考。
投资者报总编 何刚
东方证券研究所所长 梁宇峰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国际业务部总经理 陈东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郭田勇
西藏证券总裁助理 卢延春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 刘煜辉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 高宝霖
华宝证券研究所所长 李国旺
周氏雷语房地产就是孩子,实体经济就是父母,是父母的行为导致了孩子的出生,我们不该去惩罚孩子。
凡是我认为迫在眉睫的政策调整,央行一般无动于衷;凡是我认为万不可行的政策举措,央行一般手起刀落。
对牛弹琴并不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一群牛对着你弹琴那才真的是一场噩梦。
暴跌不是教育股民,而是教训股民。
凡是经历过“519”的股民,都已经不再受任何媒体的影响,而只相信自己的判断了。
每次听经济学家谈金融问题,不亚于听了两场相声。
波动率和利率是同一个女人的上半身和下半身,取决于你关注的是哪个部位。
网搜评价很有个性的老师,近乎于狂妄,但是绝对有资格这样。
读周洛华写的书,爽得不得了。每每惊喜、顿悟、憨笑。
如果我具备周老师一部分的智慧,那我就一定是顶尖傲慢的人;因为智慧果真是一笔无价的财富,拥有者可傲慢。
哈哈,我倒很想认识这个讨厌的家伙——可惜他的空间进不去。
他现在在上海大学任教,是一个极受学生欢迎的、像泰迪熊一样可爱的老师……
目录序言 战斗在金融前线的周洛华
第一部分 楼市
——比经济学家“无知”的唾沫更可怕的是高涨的石油
◇ 石油是真正的硬通货
◇ 再论油价决定房价
◇ 三论油价决定房价
◇ 四论油价决定房价
◇ 五论油价决定房价
◇ 应该怎样给房地产估值
◇ 减息打压房价
◇ 皇帝的三件新装
◇ 不能出台打压房价的政策了
◇ 畅想“开放式房地产基金”
第二部分 股市
——我是山寨“富叫兽”
◇ 展望中国股市的未来
◇ 保了经济,害了股市——凯恩斯主义和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
◇ 落实科学发展观才有大牛市——我的牛市宣言
◇ 论通缩型牛市——空头主力同我分歧的由来和发展
◇ 二论通缩型牛市——关于市场机制问题
◇ 三论通缩性牛市——兼答郭末弱
◇ “好汉坡”和“美人肩”
◇ 学会用肾脏去思考
◇ “5.30”暴跌之后对中国股市的几点看法
◇ 股市的病因在于“神医”太多了
◇ 通胀无牛市
◇ 通胀无牛市后传
◇ A股反转指日可待
◇ 现在不必再看空A股2
第三部分 投资
——在科学和艺术之间飞翔
◇ 比创业板更迫切的是结构性融资产品
◇ 中国投资公司是下一个巴菲特吗?
◇ 国资委是个好投行吗
◇ 给分析师们提个醒
◇ 套期保值套走了进取心和创造力
◇ 我们在科学和艺术之间飞翔
◇ 楫至中流转道难
◇ 黑天鹅 雪灾 永动机
◇ 寻找中国的沃尔玛
第四部分 政策
——我的脉搏为中国跳动
◇ 科学发展观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根本出路
◇ 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到底有几层?
◇ 吁请制度救市
◇ 降低上市门槛的创业板是错误的
◇ 如何避免“消失的十年”降临中国
◇ 允许破产就是鼓励发展
◇ 《京都议定书》与全球货币发行体系
◇ 在“微笑”中死去?——深度剖析东航国航套保巨亏
◇ 中医治疗人民币升值顽症
◇ 中国资本市场缺少半边天
◇ 热钱藏在哪里
◇ 融资融券难在何处?
◇ 股指期货不是中国股市的特效药
◇ 杠杆收购基金救市效果远大于平准基金
第五部分 狂语
——山寨顶峰的孤独瞭望
◇ 我是经济学的“受害者”
◇ 次贷风云启示录
◇ 漫谈通货膨胀
◇ 煮酒论通胀
◇ 中国高等教育是“庞氏阴谋”?
◇ 谁教育了谁?
◇ 你们为什么就不肯相信我是个外行呢?
◇ 被误解了的对冲概念
◇ 漫谈货币唯物主义
◇ 过年杂谈金融学
◇ 什么才是头部?——兼答文春及诸同志
◇ 增加政府开支长远看是削减内需8
第六部分 人物
——山寨常旅客速描
◇ 炒股票就是找情人约会
◇ 我们都是漂浮的种子
◇ 郭末弱五步选股法
◇ 在烈日和暴雨下
◇ 中国股市非典型股民胖约翰
◇ 曾是丁香满庭时
◇ 一个环保主义者的科学发展观
◇ 和谐社会从不回避矛盾
◇ 我所认识的叶檀
◇ 不添乱,活下去——纪念我的朋友老赵
书摘第一部分楼市——比经济学家“无知”的唾沫更可怕的是高涨的石油
石油是真正的硬通货
我认为2008年及其以后很多年内,中国房地产行业比中国股市更需要有创新的金融工具来化解这些年累积起来的巨大风险。
我没有想到的是,大多数人首先问我这样一个问题:“洛华,房子什么时候会下跌?”而且他们根本不想听我的长篇大论,而只是希望我把对房地产价格走势的预测化作一句简单的、听得懂的话,“就像你预测股市时常说的通胀无牛市那样直截了当”。我理解我周围的朋友都是一些急功近利之徒,对于金融学的美妙框架和理论或者政府的复杂条例和政策都不太关心。
所以,我打算先回答他们最关切的问题。
我对国内房地产价格的判断总结成一句话:“油价接轨,房价暴跌。”在此我有必要回顾一下我关于房地产的有关言论,以防止自己去犯经济学家们常犯的前后不一的错误。2004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第一次加息,我撰文指出:“加息将有力地推高房地产价格。”当时主流经济学家的观点则认为:加息将提高房地产投资的边际成本,进而降低其边际收益。加息之后不久,房价出现了快速上涨的趋势,事实证明我是正确的。此后每次央行加息都有记者来找我,谈房价问题,我一概以“加息推高房价”答复。我一直认为:只有当人民币对一揽子货币升值才会导致房价下跌,除此之外的其他任何政策都只是让政府增加税收,或者让国有商业银行增加利息收入而已。自从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我并没有看到房价下跌的局面。这主要是因为人民币对美元保持稳步升值的同时,美元对各主要国家货币保持快速贬值,导致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不仅没有升值,还一直在贬值。新任的商务部长已经明确表明了商务部的立场:商务部不反对人民币升值,但是反对人民币快速升值。由此我们可以判断,有关人民币升值之后房价下跌预测的基本前提不能成立。
在我看来,货币就如同一把尺子,用来度量房价时,如果尺子缩短了(贬值了),那么房价相应就上涨;如果尺子拉长了(升值了),那么房价就相应下跌。这个结论我至今仍然坚持。但是,最近有朋友指出我的分析存在缺陷:按照我上述的理论,美元贬值时应该出现美国国内房价上涨的局面,而美国的房价在急速下跌,与此同时,美元也在贬值。我必须对此做一个全面的分析,来答复这位细心的朋友。
先来看美国的情况。从2001年起,美元进入贬值的通道。其间,美国房地产市场确实出现了繁荣的景象,追涨的心态导致了大量中等收入家庭贷款进入房地产投资领域。一开始,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的完美,那么的符合金融学的规范:当一国货币的贬值幅度高于其国债利率的时候,该国出现通货膨胀的压力。但是好景不长,石油价格的上涨击溃了美国的地产繁荣,导致了次级债危机的爆发。
2002年,国际油价大约处于25美元一桶的水平。美国的经济运行无不依赖于低油价:消费者的汽油支出在低油价时代只占其个人收入一个比较小的比例;企业的投资扩张得以低成本进行。在低油价时代,美国现有的经济模式得以继续进行下去,无需进行大规模的技术革命,以现有的劳动生产率就可以维持增长。但是,如果有些对冲基金要考验这个模式,他们执行双做多的对冲交易策略:同时多头道琼斯和石油,那么美国经济就可能有麻烦了。如果石油价格下跌,美国经济就会繁荣,道琼斯股票就会上涨,其涨幅的绝对值可能大于石油价格的跌幅;如果石油价格上涨,道琼斯代表了美国最有竞争力、最能够克服高油价的生产模式,其跌幅的绝对值应该小于油价的涨幅。这是一个不错的对冲交易策略(具体的交易利润取决于道琼斯和石油之间的对冲比例)。
其结果我们都看到了,道琼斯虽然有小幅度下跌,而石油却从每桶不到30美元涨过了每桶100美元。高油价击溃了美国经济原有的运行模式,导致中低收入家庭实际可支配收入减少,偿还按揭贷款的能力下降;美国的其他经济单位无法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克服高油价,其投资回报率下降,资本开支减少。这两者相互作用,导致了美国的房价下跌和次级债的发生。我可能是国内最早提出油价上涨和供求关系无关、和中东局势无关的人。2004-年初我接受《新民周刊》的采访时就说:石油涨价背后的推手可能就是对冲基金。
回过头来看我们自己的情况。人民币长期和美元保持稳定的趋势没有变化,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可能仍然保持着对美元升值对其他货币贬值的趋势。所以,如果要触发房价下跌,就要看国家发改委什么时候放开成品油价,使之与国际水平接轨。我相信,我们今天的中国经济也像美国一样,依赖于低油价。低油价将促进国内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将保持国内的物流成本占总销售额的低比例。我不能肯定我们放开油价之后,中国经济将像欧盟一样自动适应高油价。与此同时,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2008年1季度,比较明显的房价下跌的区域恰恰是全国闹油荒最严重的广东。用传统的供求关系和资金成本等经济学理论都无法解释这个现象。
有关房价何时下跌的问题现在转为了国内油价何时放开的问题。我相信国务院发改委不会放开油价,中石油和中石化还要再困难一段时间,继续高价进口石油、低价在国内出售汽油。原因很简单,如果原油在26美元一桶的时候,发改委不愿意放开油价,现在将近126美元一桶的时候,发改委就更不可能放开油价了。当然,我国的石油储备是有限的,根本不够维持我们国内10年的消费量(算上消费的增量部分),我们很难永远压制油价。而国际上的那些对冲基金也许不会轻松地放掉石油的多头,让我们手里的上万亿美元买到更多的石油。他们也许会一直把油价做高,直到中国放开油价为止。如果我们现在的油价和国际接轨,其结果就是国内的房地产价格暴跌。
因为基于我们现有的经济运行效率而得出的高房价的基础将完全丧失。我们不可能看到另外一幅由国内著名经济学家们描述的情景:油价上涨之后,带动了房价继续上涨,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是普遍的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将促进房价的上涨。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们依据相同的逻辑就可以得出通货膨胀时期股票价格应该暴涨的错误结论。有关“通胀无牛市”的问题我已经在《上海证券报》多次撰文予以论证,此处不再赘述。
(本文写于200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