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十二中学

北京十二中始建于一九三四年,距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是丰台区唯一的一所市级重点中学,是北京市首批十四所高中示范校之一。2001年9月,学校高中部搬迁到西三环边的新校。目前学校拥有近40个教学班,160多名教职工,2000余名学生。新建的学校具有较为优越的软硬件环境。学校建成了主干为1000M,100M到桌面的局域网,全校近600台计算机互连互通,都能享受校内、外的优质资源。每间教室都是多媒体教室。学校的气垫导轨室、生态展示园、体育馆等在北京市乃至全国都是少有的。学校有一支业务过硬、素质全面、爱岗敬业的优秀师资队伍。有5名特级教师,27名市区骨干教师,75%的一线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研究生班结业学历,100%的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数据截止时间:2004年9月)。
十二中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的学校;是一所于改革中起步,在创新中发展起来的学校。进入八十年代以来,该校在北京市中学中率先进行了一系列的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在教育教学以及勤工俭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高,在全市乃至全国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十二中近二十年的历史就是一部改革史,通过改革促进学校的发展,是十二中鲜明的办学特色,也是学校不断前进的基础和动力。
当前世界知识经济时代和高科技时代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我们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阶段,因为社会处于一个转型期,由于社会的转型、经济体制的转型和知识的转型,都要促进教育的转型。在社会转型期,教育自身的要求和评价是多元的。今天,学校的责任就是在多元的情况下去实施改革,理顺机制,实现开拓。
我们在对十二中几十年办学思想进行总结、继承、完善的基础上认识到必须要有明确的理念,才能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迈出更大的步伐。
校长寄语:翻开北京十二中七十年历史,扑面而来的是厚重,是庄严,是豪迈。北京十二中是在六十年代就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改革开放以后更加受到各级领导的关怀。“天道酬勤”,十二中人“同心同德,兢兢业业,求实创新”,为高等学府培养出了大批素质全面、学有所长、品学兼优的学生,令世人瞩目。当新世纪的钟声敲响的时候,十二中人更以新的办学理念,求真务实的创新精神,跻身首批示范校的行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十二中人将用自己的双手托起明天更加璀璨的太阳。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创建于1934年,由当地士绅季惠之、巴小泉等在卢沟桥畔龙王庙组织筹建,命名为宛平简师,由宛平县教育局长崔以均兼任校长,中共干部申伯纯等曾为该校捐资助学。校址位于宛平城西门外卢沟桥南 永定河东岸龙王庙内,是一座古式庙堂建筑。(据<<日下旧闻考>>所载,该庙建于明正统年间,清康熙三十七年重修,乾隆十六年、三十九年又2次重修。传说乾隆皇帝视察卢沟桥时曾在此休息。龙王庙的前殿及其附属建筑被宛平县教育科占用,后殿及其附属建筑被简师占用) 1937年7月发生了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中,部分简师学生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宛平简师的校舍遭到日军炮火的轰击,毁坏严重。
抗日战争胜利后,宛平简师迁至丰台镇东安街。1948年12月14日丰台解放 ,1949年1 月宛平简师开始复课。1949年9月简师建立团支部,第一任团支部书记为梁树勋。1949年10月1日,全校师生去天安门参加开国大典。从1949年11月起,简师改名为北京市立丰台简易师范学校。北京解放后,军管会柴泽民代表任命郑伯平担任首位简易师范校长 (也是简师最后一任校长)。1951年7月正式更名为北京市第十二中学,郑伯平继任校长,也就是更名为十二中后的首任校长。现任校长为李有毅。
---------------------------------------------------------------------------------------------------------------------
十二中学是具有70多年历史的市级重点中学,现有150余位教职员工,2000多名学生,38个教学班。学校有特级教师5名,高级教师56名,市、区骨干及学科带头人28人,80%以上的外语教师均到国外进行过深造。学校开办各种国际文化交流项目,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意识。
北京十二中培养出的学生很多都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其中有共和国的部长、市和区的各级领导、国际知名的科学家、文体界的知名人士等。北京十二中成为了学生成长的沃土,人才的摇篮。
在每年的高考中,北京十二中的升学率保持在100%,重点大学的升学率也一直在较高的水平,达到85%以上,每年达到北大、清华录取线的人数也在北京市名列前茅。2003年,温家宝总理视察了十二中,对学校的各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赞扬。
北京十二中网址:
http://www.bj12h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