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
词目: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英文:National Height Datum 1985
释文: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是根据青岛验潮站1952~1979年验潮资料确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高程起算面,测定位于青岛市观象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原点作为其原点而建立的国家高程系统。其水准原点的高程为72.260米。[1]
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对于统一我国的高程基准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测绘科技的发展和验潮资料的积累,又显现出明显的不足。主要是该高程系统只采用了青岛验潮站7年的验潮资料,由于验潮数据时间跨度较短,无法消除长周期潮汐变化的影响,计算的平均海面不太稳定。另外,1950年、1951年潮汐数据记录有错误,致使利用这两年资料确定的平均海面比利用1952—1956年资料确定的平均海面偏低约20cm。
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和考虑到国家水准网的更新周期的需要,我国从1976年开始按照统一规划和技术标准布设国家第二期一等水准网,这是我国第一个同期布测的全国性的高精度高程控制网。它的布测全面提高了我国高程控制骨干网的精度,增强了高程成果的现势性,同时也需要建立相适应的精确可靠的高程基准,因此决定更新1956年高程系统,建立1985国家高程基准。
确定1985国家高程基准所依据的黄海平均海面是采用青岛验潮站1952—1979年共28年的验潮数据,并用中数法的计算值推算出来的。其值高出验潮站工作零点2.4289m,比1956年黄海平均海面高3.89cm。
1985国家高程基准仍采用青岛国家水准原点为全国统一高程起算点,水准原点网经观测和平差,求得高程为72.2604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