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心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1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镇心汉语拼音:zhèn xīn

释义:定心,静心。《南史·郑灼传》:“﹝ 郑灼 ﹞苦心热,若瓜时,辄偃卧,以瓜镇心。” 宋 刘筠 《苦热》诗:“七盘妙舞频挥汗,五色嘉瓜冷镇心。”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一·金屑》:“金屑……疗小儿惊伤五脏,风癎失志,镇心安魂魄。”[1]

镇心丹【来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

【组成】光明辰砂(研)白矾(煅汁尽)各等分

【用法】上药为末,水丸如鸡头子大。每服1丸,煎人参汤下,食后服。

【主治】心气不足,惊悸自汗,烦闷短气,喜怒悲忧,悉不自知;男子遗泄,女子带下。

【药物组成】苁蓉1两(焙干),牛膝1两(细锉,酒浸,焙),兔丝子1两(酒浸,煮研),五味子半两(拣),人参2两(去芦头),山药2两,鹿角霜2两,远志2两(去心),龙齿1两(飞),黄耆半两(蜜炙),茯苓2两(白者),石菖蒲半两,茯神2两(同茯苓一处用柏叶裹定蒸9次)。

【处方来源】《卫生家宝》引俞山人方(见《普济方》卷十六)。

【方剂主治】忧愁思虑过伤,心气不足,恍惚惊悸,骨热诸劳,失精乱梦,飞尸鬼疰,肌瘦色黄,食衰倦怠,心腑不利,以致大恐所伤,及吐血便血,种种心疾。

【方剂功效】常服安神,去百邪,调顺荣卫,补养真气。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恫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盐米饮或酒盐汤吞下,渐加至40丸;用辰砂为衣,食后人参汤下,闭目良久。

【药物组成】铁粉1分,蛇黄1两(煅,醋淬7次),代赭石半两(煅,醋淬10次),马屁勃半两,麝香1分(别研)。

【处方来源】《卫生总微》卷三引胡御带方。

【方剂主治】小儿风热惊热,眠睡不安及惊痫发搐。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用法用量】每服1粒,食后磨剪刀环水化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