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乳钹

流行

乳钹,壮、苗、瑶、仫佬、京、彝、水、仡佬、羌、汉等族互击体鸣乐器。流行于桂、黔、 滇、川等省区。

形状

响铜制成。钵形,造型独特,是钹体呈乳房状的大铜钹(图)。钹面直径32厘米~40厘米,中心突起的乳状碗既圆又大又高,堂较窄,碗径28厘米~36厘米,碗高10厘米~12厘米。羌族乳钹,羌族称抛。面径20厘米、碗高10厘米、钹壁厚0.8厘米。碗顶钻孔系以绸布或皮条。将两面规格一致、音高相同的钹配为一副。

演奏

演奏时,两手各握一面,将钹碗上的绸布缠于手指上,两钹互击而发音,音色柔和响亮。常用颤击奏法演奏,颇富民族特色。多用于民间器乐合奏、节日歌舞、婚礼鼓吹和师公、道场活动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