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雷

1、清朝画家张春雷,[清]字安甫,又字樵云,自号华阳山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乾隆(一七三六至一七九五)时诸生,屡试不第,遂肆力于诗古文辞。耽吟咏,精书、画。画梅法金农,花草树石,老逸苍秀,尤长画博古图。善篆刻,工稳秀丽,为陈鸿寿所赏,因以篆隐名其居。毛秋伯以为善学陈鸿寿者。卒年七十。著瞻云书屋诗赋、香月山房诗存、画解随笔、画论、题画草等。《广陵思古编小传、墨林今话、广印人传》
2、篮球中锋

姓名:张春雷 性别:男
英文名: 出生年月:1982.01
身高:2.05m 体重:105kg
国籍:中国 籍贯:
项目:cba 位置:中锋
俱乐部:河南仁和 俱乐部号码:14
国家队号码:
3、柳子戏演员张春雷 (1904—1975) 原名张兴然。曹县人。柳子戏演员。9岁时入曹县温楼曾家长兴科班学戏,先后拜著名柳子戏艺人杨朝先、王福润为师,开始只演花脸,后兼唱红脸。1930年后担任长兴班主演及掌班,在鲁西南、豫东、淮北等地演出。新中国成立后,原为复程县(现已取消)新声剧社的主要演员,1953年参加郓城县工农剧团,任团长。许多演员受其鼓舞,纷纷加盟郓城剧社,使得该社快速发展,四梁八柱,行当俱全,阵容宏大,实力厚雄,突破了“四生、四旦、四花脸”的局限,演出水平迅速提高,深受鲁西南广大观众的欢迎,很快被省文化局列为重点辅导、发展的剧团之一。
1954年张先生率领剧团排练出多出好戏,经评选确定《黄桑店》、《五台会兄》、《三盗芭蕉扇》三出戏参加山东省第一届戏曲会演,饰《黄桑店》中的秦琼、《五台会兄》中的杨五郎,获优秀演员奖。同年参加华东区地方戏曲会演,演出《黄桑店》,获演员二等奖。展览演出的《盗骨会兄》 (昆调乱弹) ,配合唱句,亮出不同的罗汉架式,颇有特色。1956年,张先生又获山东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一等奖,剧团另有三人获二、三等奖。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成立山东省柳子剧团,任团长。他继续挖掘优秀传统剧目,整理加工排演了《张飞闯辕门》、《玩会跳船》、《孙安动本》等精品剧目。同年10月24日及第二年的5月,张先生接连两次,在济南交际处,为毛泽东主席专场演出,受到称赞,毛主席很高兴地说:“张飞拿扇子,在其它剧种没见过。”“诸葛亮初出茅庐时二十七岁,柳子戏不带胡子是对的。”并幽默地说:“张飞看不起新干部。”1959年,山东省政府,组织柳子戏、两夹弦、柳腔联合演出团,进京汇报演出,在主打的三出柳子戏中,张先生主演两出。他们曾三进中南海,在怀仁堂,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毅、李先念、彭真、陆定一、徐特立等荣誉演出,被交口称赞,合影留念。文化艺术界的名家大师郭沫若、梅兰芳、荀慧生、马连良、谭富英、周扬、邓拓、阿甲、陶钝、马少波、孟超、欧阳予倩等,都先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和文章,或写诗填词,或接受采访,都对该剧团大加赞扬,给予高度评价。晋京一个多月,《张飞闯辕门》等戏,就演了17场之多,场场爆满,盛况空前,好评如潮,誉满京华。
1961年赴上海等地演出。1962年参加拍摄戏曲片《孙安动本》,成功塑造了刚猛爽直、敢于打朝的徐龙形象。他擅演花脸、红脸,嗓音宏亮,功架粗犷有力,有“活张飞”之称。他经常饰演的人物还有《挂龙灯》中的赵匡胤、《安南国》中的陈谦、《一计害三思》中的石敬思以及《张飞闯辕门》《虎牢关》《鞭打督邮》中的张飞等。他曾任山东省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山东分会副主席。
3、企业管理咨询专家张春雷 顾问 (春 雷 老师)
企业管理专家 培训师教练 著名项目策划人
顾问过的企业涉及12个行业60多家,其中包括3家培训机构,培训过的企业家和讲师遍布全国18个省,其创始的“口才生产力”培训品牌和参与创始的“法律防火墙”培训品牌,先后在业界受到良好的赞誉,通过张春雷老师的打造和著名培训师、法律教练的传播,《口才生产力》和《法律防火墙》以其实战、实效、实用的内容为企业经营管理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模式,给接受过培训的企业家带来了不可估算的价值,课程深受商界领袖的欢迎和称赞。其策划的“百分百全开窗”等多个产业品牌,在国内外市场都创造了良好效益。
工作座右铭:学者论对错,老板论得失,做为一个企业经营管理顾问,当以企业的得失为判断咨询工作者对错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