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民族风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内蒙古鄂伦春民族风情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

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

一呀一匹猎马呀一呀一杆枪

獐狍野鹿漫山遍野打呀打不尽... ... ...

这是一首描述鄂伦春人打猎的民歌,很多人都耳熟能详地进行哼唱,鄂伦春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他们自古以来从事狩猎生产,性情淳朴、坚强,以勇敢强悍而著称,被誉为“兴安岭王者“。

全国有鄂伦春族人口8196人,其中3573人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1951年10月1日成立了鄂伦春自治旗。 “鄂伦春“意思是“山岭上的人们“。

作为狩猎民族,鄂伦春人创造了独特、完美的狍皮文化:头戴狍头皮帽,身着狍皮衣裤,脚穿狍腿皮靴,这些皮制服装做得实用、美观,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鄂伦春族传统的食物主要是野兽肉和鱼,其中食用最多的是狍子肉,其次是鹿、犴、熊和野猪肉。

鄂伦春人的传统住宅是“斜仁柱“,即撮罗子。交通工具有滑雪板、爬犁、马匹、桦皮船、大轱辘车等。

鄂伦春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无传统文字,一般用汉字。

鄂伦春自治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东北部,大兴安岭南麓,是呼伦贝尔盟面积最大的旗市,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旗。

阿里河镇是鄂伦春旗政府的所在地,从这里可以前往鄂伦春旗托扎敏乡体验鄂伦春民族风情。[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