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泉疽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1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涌泉疽,病名。

①指生于足心涌泉穴之痈疽。亦名涌泉痈、井泉疽、足心痈、足心发、脚心痈、脚心毒、足底疔、穿心疔、水疔、病穿板、脚底穿心疔、穿板疽、丹疽、掌心疽、穿板疽、穿窟天蛇。见《证治准绳·外科》卷四。该病为肾经虚损,湿热下注而成。症见患处红肿疼痛难忍。其预后如见脓浅溃速者为轻。治宜服用仙方活命饮,脓深溃迟者为重,应兼服桂附地黄丸以补益肾气,同时应加用清热利湿之品。余证治同外痈条。

②出《外科大成》卷二。指生于尾骨下长强穴之痈。亦称之为涌泉疽。因湿热凝结而成。症见患处初肿坚硬疼痛,状如伏鼠,治宜清利下焦湿热。余证治可参鹳口疽条。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