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遣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基本信息词目:驱遣

拼音:qū qiǎn

词义:

① 驱使:任人~。

②<书>赶走。

③消除;排除(情绪):~烦闷。

基本解释[drive out;expel] 驱逐;赶走

仍更被驱遣。——《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

今日被驱遣。

详细解释1. 逐之使去;驱赶。

《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焦仲卿妻》:“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卷下:“其家人皆曰:‘必鬼祟也。’急召巫师驱遣。”

2. 驱使;差遣。

唐 元稹 《听庾及之弹乌夜啼引》:“谪官诏下吏驱遣,身作囚拘妻在远。” 元 无名氏 《隔江斗智》第二折:“你去 汉阳 各路整点人马,专等我有驱遣之处。”陈毅《昆仑山颂》:“驱遣 江 河东入海,控制五岳断山横。”

3. 调遣;使用。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斠书·古书拾遗》:“盖古人行文,驱遣古籍,信手拈来。”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一:“自 唐 、 五代 已还,名作如林,那有天然好语,留待我辈驱遣。”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第九章九:“驱遣方言俗语入词曲而写得漂亮,能够雅俗共赏,本来是件极不容易的事。”

4. 犹逼迫。

唐王建《行见月》诗:“不缘衣食相驱遣,此身谁愿长奔波。”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