臆见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词目:臆见

拼音:yì jiàn

基本解释

1. 亦作“肊见”。1.个人的私见;主观的看法。

宋曾巩《本朝政要策·黄河》:“水之为迹,难明久矣,非深考博通,心知其详,固难以臆见决策举事也。” 明方孝孺《好古斋记》:“ 周 衰, 秦 汉 间,处士说客不知道术,各以其臆见为书。”《清史稿·儒林传二·戚学标》:“其部居错杂分合,类出肊见。”徐念慈《小说林缘起》:“余不敏,尝以臆见论断之:则所谓小说者,殆合理想美学、感情美学而居其上乘者乎?”

2. 用为谦词,犹言浅见。

清夏燮《中西纪事·原叙》:“爰取昔日所藏,诠次成帙,附陈臆见,以当胪言,藉备异日史家之采择。”梁启超《中国改革财政私案·租税以外国家之收入》:“启超关於铁路政策稍有臆见,今不具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