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黍之约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今山东省金乡县),一名氾。范式年少时在太学学习,与同学张劭是好朋友。张劭字元伯,汝南人。二人结束学业,一同归回故里。分手时范式对张劭说:“两年之后,我将去拜访您的尊亲,见见你的家人孩子。”于是两人约定了相见的日期。两年后,约定的日期快到了,张劭对母亲说明情况,请求准备好酒菜等候范式。张母说:“已经分别两年了,相距千里,你怎么能相信这话能实现呢?”张劭回答:“范巨卿是诚信之士,一定不会违约的。”张母说:“果真这样,我就为你们酿酒。”到了决定的日子,范式果然如期而至。他拜见了张劭的母亲,和张劭相聚饮酒,尽欢而别。
分别后范式做官至山阳郡功曹,和张劭一直未再见面。张劭的积年旧病越来越沉重,他的同乡郅君章﹑殷子徵每天早晚都来探望他。张劭临终时叹息说:“很遗憾不能见到我的'死友'”。子徵说:“我和君章尽心尽力照顾你,这还算不得'死友'的话,还有谁算得上呢?”张劭说:“像你们二位这样的,是我活着的朋友。而山阳的范巨卿,才算得上我生死相交的朋友。”不久他就去世了。一天,范式突然梦见张劭戴着黑色的帽子,帽子上的带子也没有系上,光着脚,对他呼唤道:“巨卿,我已经于某天死去了,另一天就要下葬,就此永远阴阳两隔。你即使没忘了我,也见不到我了。”范式突然惊醒了,悲伤叹息,流下泪水。他禀告了太守,请求前去奔丧。太守虽然不信,但也不愿过于违背范式的心情,就答应了他。范式脱去官服,穿上与朋友相见的衣服,赶赴张劭下葬的日期,快马加鞭,急速赶路。范式还未赶到,葬礼已经开始举行。当到达墓地,将要下葬的时候,棺木怎么也放不进墓穴。张劭的母亲抚摸这棺木哭着说:“你还有什么祈望吗?”于是就把棺木停在外面一段时间。接着就看见有白车白马,一路号哭而来。张母远远看见,说:“这一定是范巨卿到了。”范式赶到后,叩拜行丧礼,说:“元伯你上路吧,我们各自走在生死两条路上,就此永别了。”来参加葬礼的有上千人,全都流下了眼泪。范式拉着棺木上的绳子走在前面,棺木才开始移动了。范式留下来,为张劭修好坟墓,在墓地周围种上树木,一切收拾停当,才离去了。
范式诚信赴约、为死友下葬的故事在当时广为流传,成为千古佳话。范式张劭这种生死相约的诚信精神感人至深,范式家乡人民自发捐资修建了庙宇,纪念二位贤士,并把范式家乡山阳范庄,更名鸡黍村,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山阳郡太守闻知后,遂上表奏请。汉明帝感其诚信,遂下令拨款修建范张祠,命名为“二贤祠”。
明成化年间,知县央盛德复修。清康熙四十八年,由民间自发再次重修,并刻有重修记事碑。
范式的诚信之举,在金乡留传下了“鸡黍之约”的千古佳话。这段佳话在《后汉书》和《喻世明言》中均有记载,《搜神记》、《金刚经》中也有记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