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寺村
高寺村位于甘肃宁县春荣乡,村以高姓人家所居自然村而得名,距宁县城30公里,距春荣街25公里,辖高寺、阳台、西川、雷家川4个自然村落,10个村民小组,324户,1519人。解放前属湘乐镇公所所辖,1958年公社化时为石鼓公社所属。1962年复并入湘乐公社,1980年又隶属于石鼓公社。2002年石鼓乡撤销,即被并入春荣乡。曾是一个底道的五不通的山区贫困村。是省级整村推进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示范点村之一、被甘肃电视台评为“2007年先进党支部”。
千百年来,宁县民居都是全院子地坑庄子土窑洞,半明半暗地坑庄子土窑洞,敞院子庄子土窑洞为典型特征。土窑洞的历史可以追根溯源到夏商周时期。据相关史料记载,公刘迁北豳,初到董志原时,民人住在潮湿拥挤气味不清爽的地窝子里,时不时罹患洪水或猛兽侵扰。公刘用心“教民稼穑”、“陶复陶穴以为居”,董志原遂产生了土窑洞。土窑洞比地窝子的优越,随之以董志原为中心向四周扩张。土窑洞相比地窝子是一个文明的进步,无疑改善了民人的居住条件,提升了民人的文明生活程度。
高寺村是一个四面被沟谷梁峁围合着的山区村。1978年以前全村98%的农家住的是土窑洞。土木结构的厦房在村落里廖廖没几。自先祖被从山西洪洞县大槐下分迁至此,他们祖祖辈辈都在这方山岬岬里的土窑洞里繁衍生息。对环境的改变,是人类的文明。虽然土窑洞和厦房、砖瓦房比起来,潮湿,通风采暖采光性能差,不坚固,出行不方便,可一个套在他们手脚上的“困”与“穷”的枷锁,只能让他们望“房厦”而哀叹。
高寺村村民住的地方根本性的变革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尤其是的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起缓缓开始的。这之前,新中国虽让他们获得了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土地,但当时的现实是社会主义初级起步探索阶段,体制的障碍依然是农民越不过的坎,也桎梏着农民改变生产生活条件的步履。高寺村的村民和中国亿万农民一样,还是经年累月间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
现在高寺村的民居几乎都是砖墙砖房,土窑洞倒像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厦房一样成了屈指可数的几处。姚永新告诉我,全村到2007年底,住土窑洞的不到10户人家了。这些户中,6户的家里只有留守老人,老人的儿子儿媳都在外地打工,孙子孙女在父母所在地读书,其中有4户已在所在城市买了商品居住,老人只是守着地方;4户的家庭成员中都程度不同的患着智障。住着砖墙砖房的村民,大多数人家房子的前墙都是瓷砖彻的,房内石膏吊顶,钢门钢窗、钢木门窗或铝合金门窗。近几年建成的房子更是混凝土钢筋结构,瓷砖铺地。大多数人家都是上房五间,偏房或厢房三间,侧所、沼汽池、洗澡间配套。
2006年高寺村被确定为省级整村推进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示范点村之一。在国家1052万元的基础设施、社公益事业、特色产业开发项目款扶持下,仅小康农居就建成了2处,55户。水、电、路、通讯、沼气、绿化、美化配套。从去年10月起,先后参观过的3000多名农村干部群众无不被新村的美好深深感染:现在社会真好!现在农村真好!现在农民真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