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1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词目】静者

【读音】jìng zhě

【释义】深得清静之道、超然恬静的人。多指隐士、僧侣和道徒。

【出处】《吕氏春秋·审分》:“得道者必静,静者无知。” 南朝·宋·谢灵运《过始宁墅》诗:“拙疾相倚薄,还得静者便。” 黄节注引《论语》:“智者动,仁者静。”

【示例】唐·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 蔡侯静者意有馀,清夜置酒临前除。” 仇兆鳌注:“ 梦弼谓:蔡侯为人恬静而意气有馀。” 清·赵翼《题邹莲浦小照》诗:“超然静者心,小憇寄幽瞩。”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