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感染病
骨感染病
骨感染病包括:骨雅司病,骨包囊虫病,骨放线菌病,布氏杆菌病,骨与关节梅毒等疾病。
(一)骨雅司病:属热带传染病。临床表现与梅毒相似,但不属性病,无遗传性。不侵犯重要的内脏及中枢神经系统,以累及皮肤为主,晚期可侵犯骨骼,青年及儿童较多见。本病流行于中非,南亚,南美等热带地区,在我国南方地区有少数病例发生,但目前已基本绝迹。
骨雅司病的诊断:诊断时应详细了解病史,仔细注意及分析临床表现,在溃疡渗出物中涂片检查找到雅司螺旋体即能确诊。
骨雅司病的治疗措施:主要为全身治疗。主要药物为油济青霉素,有人主张总量用600万单位,第一次肌肉注射30万单位,以后每次60万单位,每日两次肌肉注射。 患肢局部可行对症治疗。如及时的清洁换药,肢体用外固定支架暂行固定,以达到肢体制动、减轻疼痛。
(二)骨包囊虫病:指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寄生于骨骼中的寄生虫病。
骨包囊虫病的诊断:可根据有在流行区居住史,并有与狗羊经常接触史;临床及X线表现特点;实验室检查阳性结果等,但应与骨巨细胞瘤、纤维囊性骨炎、骨肉瘤及脊柱结核相鉴别。
骨包囊虫病的治疗措施:首先应重视对该病的预防。人的包囊虫病多经狗传染,应控制养狗。加强牲畜管理,严防狗食染有包囊虫病的生牛、羊、马肉。注意个人卫生,不饮用生水、生乳,尤其在牧区。 骨包虫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切除病骨。但有时难以将全部的病变骨彻底切除时,可采用刮除植骨的手术的方法。即彻底清除病灶后,腔内用20%的石炭酸甘油涂擦腔壁,10分钟后再用90%酒清擦洗灭活,然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骨腔再植入碎骨片。但手术中要特别注意防止子囊的扩散及囊液外流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危险。病灶刮除后,留置引流管,每日滴注20%~30%的高渗氯化钠溶液,可以杀死头节,效果良好。
(三)骨放线菌病:是一种深部的霉菌病,少见,本病在我国西北部偶见。以农村病人为多。发病的年龄最多在11~30岁,该病系产生多处窦道肉芽肿性疾患。从窦道排出带有“硫磺色颗粒”的脓性液为其特点。牛、马也可患此病。
骨放线菌病的诊断:骨感染病在诊断上并不困难,面颈部下颌骨的病变较特殊。临床上化脓性慢性肉芽肿块,继之破溃,流出带有黄色“硫磺颗粒”的脓液,并形成多数瘘管的特征,有助于诊断。椎体受侵犯后的临床表现与椎体及附件的X线改变也具有其特点。当然在鉴别诊断上应注意与骨慢性炎症和骨结核相区别。慢性炎症常有急性炎症的病史,破溃流脓,死骨形成。脓液无黄色颗粒。脊椎结核有多椎间盘的破坏,受累的椎体少,横突和肋骨头常不受破坏,寒性脓肿中无黄色颗粒,脊柱常伴后突畸形。当然对本病的确诊是在硫磺颗粒中找到排列呈放射状菌丝最有说服力。
骨放线菌病的治疗措施:较困难。因有时不能在早期做出确诊(如胸腹部或脊柱的病变),故得不到早期治疗,预后一般较差。
常采用外科手术,切开引流及坏死组织切除。尽可能敞开病灶与空气接触。手术前后给以大剂量的抗生素,以青霉素为首选。每日200~600万单位,持续数个月。有时可配合有磺胺嘧啶和碘化物。全身情况差者给以支持疗法。在面颈部也可用放射疗法。
注意口腔卫生,防止感染。如拔牙后应及时用抗生素等,对预防放线菌的发生也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