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纹石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锥纹石是一种铁-镍合金的矿物,通常其比例为90:10至95:5,或许还有钴或碳的杂质存在其中。在地球表面,只有在陨石才会自然出现这种合金。它有金属的光泽,颜色为灰色,虽然有等轴晶的六面体的结构,但没有明确的解理。他的密度大约在8 g/cm³ ,摩氏硬度为 4,有时就称为铁镍陨石(balkeneisen)。

锥纹石的名称在1861年被提出,源自希腊文kamask,其意义为板条或束。它是铁陨石的主要成分(八面体陨铁和六面体陨铁的类型)。在八面体陨铁,它会与镍纹石交织形成魏德曼花纹;在六面体陨铁,则经常会形成微细、平行的诺伊曼线,这是一种变形的结构,是相邻的锥纹石板在撞击中产生激波的证据。

有时,会发现锥纹石和镍纹石紧密的混合在一起形成合纹石,很难以目视区分出来。纪录上最大的锥纹石晶体经测量为92x54x23 cm。

锥纹石

由锥纹石和镍纹石两种铁-镍合金形成的魏德曼花纹

基本资料

类别

陨石矿物矿物

化学式

α-(Fe,Ni); Fe0.9Ni0.1

分子量

56.13u

结晶性质

晶系

等轴晶的(4/m 3 2/m)空间群;Fm3m

晶癖

均匀构造 – 形成大的、一致的难以区分的晶体

光学性质

颜色

铁黑,钢灰

光泽

金属

物理性质

硬度

4

解理

不明确

断口

参差不齐 -锯齿状的,露珠状的表面(即为断口金属)

条痕

灰色

比重

7.9

其他特征

无放射性、可磁化、无萤光

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