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卜达里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8-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阿卜达里(Abdali,波斯语:ابدالی‎),或称杜兰尼(Durrānī,波斯语:درانی‎),为阿富汗一个知名部族的名称,与吉尔查伊并称普什图人最重要的两个部族。原名阿卜达里的部族于1747年由艾哈迈德汗改名为杜兰尼.

概述阿卜达里(杜兰尼)部族在语系方面属于印欧语系的印度-伊朗语族伊朗语支,目前主要流通的语言是普什图语杜兰尼方言,族群分布在阿富汗的西南,1975年统计约有170万人。信仰伊斯兰教属逊尼派,部族人民主要从事农牧、工矿交通等行业,阿富汗战争开始后,部分成为战士。

组成阿卜达里部族主要由庞吉帕伊和奇拉喀这两个氏族组成,庞吉帕伊又分为巴拉克宰、波波儿宰及阿查克宰(1750年,艾哈迈德汗(当时已成为艾哈迈德·沙赫·杜兰尼同意阿查克宰脱离杜兰尼,自成一个部族)等三个氏族。奇拉喀也分为努儿宰、伊萨克宰及阿利宰等三个氏族。

著名领袖艾哈迈德汗(Ahmad Khan Abdali 1724-1773):1747年,波斯王纳德沙(Nader Shah)被刺,结束了波斯人对阿富汗的二十年统治,纳德沙的阿富汗军团司令艾哈迈德汗·阿卜达里率领阿卜达里部落返回阿富汗,途中在坎大哈(Kandahar)举行的部族酋长会议,艾哈迈德汗被推选为沙赫(Shah),在其后的政治生涯中,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阿富汗民族国家,是“杜兰尼王朝”(The Durrani Dynasty1747-1818),艾哈迈德汗最终被多数阿富汗人定位为“巴巴”(国父)。

语义根据中国学者对“阿卜达里”名词的研究,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挡水者:“阿卜达里”在波斯语中,意思为 “挡水者”,传说在卡尔巴拉战役中,伊玛目想喝水时,替他们挡住幼发拉底河的人被称之为阿卜达里。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波斯语中“Abdal”的Ab指水,而dal有“挡住”的意思。 二、嚈哒人:“阿卜达里”为“嚈哒人”的音转。“嚈哒人”在阿拉伯语中作“Haital”、“Hayatila”,波斯语作“Heftal”、“Hetal”等,英语为“Ephthalites”,这些字群的读音与“Abdal”极近,所以一说指称嚈哒人。 三、一种神秘群体名:“阿卜达里”于阿拉伯语中,意为“变化”或“代表”、“证人”等,是有关苏非信仰的等级名称,是某一种神秘群体名。《安宁史》的作者毛拉·穆沙引用《那非突里乌努斯》(苏非主义中,圣人及其形象的书):万能、解万物之谜的真主天廷里,高贵的三百人,称为“艾合亚尔”(最亲密的朋友),当中有四十位“阿卜达里”(变化或使变化),另七位“艾比拉热”(纯洁无罪的人,帮助还罪的人),四位“艾比塔尔”(宇宙之柱),三位“那克巴”(引路者),一位“库提布”,及一位“卡卫斯”(挽救者),他们每一件事都要相互帮助并要得到对方的许可。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